关于晴人的诗词(23首)

1 《薛舍人使君观察韩判官侍御许雨晴到所居既霁先呈即事》 唐·欧阳詹

江皋昨夜雨收梅,寂寂衡门与钓台。
西岛落花随水至,前山飞鸟出云来。
观风驷马能言驻,行县双旌许暂回。
岂不偶然聊为竹,空令石径扫莓苔。

2 《晚春江晴寄友人/晚春别》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写景思乡怀人

3 《清平乐(忠孝堂雨过,荷花烂然,晚晴可人,因呈李宜山同舍)》 宋·赵长卿

水乡清楚。
襟袖销袢暑,绰约藕花初过雨。
出浴杨妃无语。
葡萄酌玻璃。
已拚一醉酬伊。
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

4 《小重山(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 宋·赵师侠

乐岁农家喜夜春。
朝来收宿雾,快新晴。
云移日转午风轻。
香罗薄,暄暖困游人。
积水满春塍。
绿波翻郁郁,露秧针。
幸无离绪苦牵情。
烟林外,时听杜鹃声。

5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 宋·苏轼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洛邑従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6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秋後风光雨後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7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8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9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10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11 《和人雪晴书事》 宋·苏轼

消尽琼瑶云驭归,余寒犹复助风威。
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
冻壤相和开荜户,流澌半释拥苔矶。
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

12 《今年开岁三日上元三夕立春人日皆大晴》 宋·陆游

今岁晴和历岁无,江城歌舞溢通衢。
天心只向人心卜,不用殷懃问紫姑。

13 《谨和大人喜晴》 宋·洪咨夔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銍艾霜风晚,重厌牛车倍费鞭。

14 《谨和老人雪晴》 宋·洪咨夔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
逗暖流澌鸣暗谷,送晴倒景漾层楼。
似无似有草痕动,半落半开花气浮。
婆饼焦声林外起,便从野渡唤横舟。

15 《三月初一日晴色甚快人意晚宿撮石岭陈氏书院》 宋·虞俦

昨晚雨不止,今朝天假晴。
路乾里堠缩,人健板舆轻。
父老惊相顾,亲朋渐出迎。
端知华表鹤,珍重故乡情。

16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叶适

膏火无光已累年,欢娱少味是穷边。
强吹箫鼓迎乌帽,勾引游人近酒前。

17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叶适

十夜茅檐宿冻云,商量送腊又迎春。
并将束苇熏天焰,回得阳和捧日轮。

18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叶适

艾褐家紬阔阔裁,抱孙携子看灯来。
余甘暂弃从教觅,莫斗机心漫自猜。

19 《次韵前人新晴三首》 宋·陈著

流莺恰恰报新晴,如醉春光畅踏青。
金犊车前诗料足,不妨分付入骚情。

20 《次韵前人新晴三首》 宋·陈著

泥香风软燕忙时,宿雨微中起较迟。
试卷珠帘问花事,画秋千外袅晴丝。

* 关于晴人的诗词 描写晴人的诗词 带有晴人的诗词 包含晴人的古诗词(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