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曳履声的诗词(40首)

1 《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 唐·权德舆

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
春官自有花源赏,终日南山当目前。
晨摇玉佩趋温室,莫入竹溪疑洞天。

2 《鹧鸪天》 宋·臧余庆

天与君王管晏才。
尚书两曳履声来。
今朝望着楼头看,已有台星照斗魁。
金蹀躞,玉崔嵬。
天香满袖早朝回。
中书尚享无穷考,长揖南风醉寿杯。

3 《悼倪尚书》 宋·卫泾

旧草扬庭制,旋高曳履声
胸襟忠愤切,官职去留轻。
定力鳌为动,浮言蜮自鸣。
太玄从白首,性地转分明。

4 《题响屧廊壁》 宋·王禹偁

廊坏空留响屧名,为因西子遶廊行。
可怜伍相终朝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5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 宋·曾协

此地详闻月旦评,精神英发气和平。
胸蟠七泽波澜阔,骨斗九秋风露清。
穷巷萧条从我老,半生怀抱向君倾。
忽闻来促朝天骑,应记当年曳履声

6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宋·楼钥

制阃诗书帅,公朝侍从臣。
身能全进退,人可得疏亲。
曳履声犹在,持衡迹遂陈。
从今几百载,更复见斯人。

7 《程阁学知建宁府入对二首》 宋·赵蕃

日边飞下诏黄新,大府潜藩属老成。
一代儒宗还北阙,十年法从对延英。
从容定有回天力,咫尺重闻曳履声
便觉儿童语音好,谢公今起慰苍生。

8 《挽张材卿知郡》 宋·陈傅良

貂蝉不逮老端明,世济谁如好弟兄。
能着青衫谐计吏,却将白发去边城。
夜魂俄断凝香寝,秋泪仍兼曳履声
万石君家同一传,嗣书应更有公卿。

9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10 《送贡先生(五十韵)》 明·唐之淳

先生京国来,称有母氏丧。
问之几何时,二十余星霜。
八月发秦淮,九月下涛江。
旦闻云海滴,夜视星斗芒。

11 《户部尚书崔公挽歌》 唐·崔融1

八座图书委,三台章奏盈。
举杯常有劝,曳履忽无声。
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
空馀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12 《春日同诸公过兵部王尚书林园》 唐·权德舆

休沐君相近,时容曳履过。
花间留客久,台上见春多。
松色明金艾,莺声杂玉珂。
更逢新酒熟,相与藉庭莎。

13 《法曲(第四攧)》 宋·曹勋

南薰殿阁,卷窗户新翠。
池沼十顷净,俯桥影横霓。
龟鱼自乐,潺潺螭口,流水照碧,芰荷绿满长堤。
柳烟水色,一派涟漪。

异乡故国

14 《清都观》 宋·于革

石坛雨洗月华新,白帢青藤曳履行。
老桧不知仙驭远,屋头犹带玉箫声。

15 《答禄将军射虎行》 元·迺贤

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
久知天命属真主,奋身来建非常功。
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
十年转战淮蔡平,帐下论功封太守。

16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湖桥》 宋·苏轼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17 《豆粥》 宋·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18 《赋得履送衍上人》 明·高启

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
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
著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

19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宋·曾几

云日晶荧固自佳,幽人有待至昏鸦。
远分岩际松枫树,复乱洲前芦荻花。
曳履商声怜此老,倚楼长笛问谁家。
霜螯玉柱姚江上,作意三年醉月华。

20 《题郭信可琴中趣轩》 宋·冯时行

泠泠接吾耳,尘尔非真精。
大音寂无响,瓦砾如雷鸣。
古今滞迷妄,溜溜尘所萦。
落叶随水去,颠风吹残英。

* 关于曳履声的诗词 描写曳履声的诗词 带有曳履声的诗词 包含曳履声的古诗词(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