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高处的诗词(385首)

121 《水调歌头》 宋·袁去华

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
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
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

宋词三百首婉约西湖写景抒怀

122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宋·管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古诗三百首春天咏物柳树讽刺

123 《水调歌头(中秋)》 宋·京镗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124 《水调歌头(次前黄州李使君见赠韵)》 宋·京镗

挺挺祖风烈,瑞岁滞偏州。
元龙豪气。
宜卧百尺最高楼。
万丈文章光焰,一段襟怀洒落,风露玉壶秋。

125 《满江红(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 宋·吴潜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
最好处,云为莫护,雨为膏沐。
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
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

126 《霜天晓角》 宋·陈允平

玄霜绛雪。
散作秋林缬。
昨夜西风吹过,最好是、睡时节。
香绝。
高处折。
中秋还有月。
此际人间天上,是两个、广寒阙。

咏物

127 《菩萨蛮》 宋·仇远

翠鸾不隔巫山路。
无人肯指行云处。
徙倚最高楼。
秋波春望愁。
先来愁似雾。
更下丝丝雨。
芳径溅香泥。
苔花滑马蹄。

128 《摸鱼子 次明初为寿韵》 元·许有壬

算驱驰三十余岁,只将光景虚度。
野云本是无心物,办得几多霖雨。
还自许。
量绵力粗才,犹可松筠主。

129 《摸鱼子 次明初为寿韵》 元·许有壬

算驱驰三十余岁,只将光景虚度。
野云本是无心物,办得几多霖雨。
还自许。
量绵力粗才,犹可松筠主。

130 《满江红 归故居答杨润之》 元·吴景奎

袖拂西风,临古道、行行且止。
遥指处、故园三径,归程十里。
老虹青红疏雨外,远山紫翠斜阳里。
更澄江、万顷白鸥轻,天连水。

131 《菩萨蛮 春闺》 元·王寂

回文锦字殷勤织。
归鸿点破晴空碧。
上尽最高楼。
阑干曲曲愁。
黄昏犹伫立。
何处砧声急。
强欲醉乌程。
醒时月满庭。

闺怨写雨孤独

132 《寄莫道人》 宋·陈文孙

林木自春兰自芽,游山过我兴何赊。
铁桥问径最高顶,石洞开云随处家。
人讶长年能绿发,我知真性即丹砂。
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

133 《题拿洋驿》 未知·陈宗

畲田高下趁春耕,野水涓涓照眼明。
孰道深山最深处,人人解说长官清。

134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 宋·杜范

半菽生涯志九霄,诗篇妙处压刘曹。
朵颐钟鼎人都错,自有灵龟价最高。

135 《芋洋岭背闻雨声满山细听林上槁叶风过之相戛》 宋·巩丰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136 《望仙台》 宋·黄非熊

台前高岳宅神仙,叠石诛茅对碧巅。
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
彩莺呼侣归残照,野鹤□□下紫烟。
谁识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雙全。

137 《清音洞》 宋·黄非熊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
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
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138 《楚塞楼》 宋·刘长源

出峡朝天第一州,使君重敞最高楼。
蜀江雪浪初平处,楚国金城欲尽头。

139 《中峰》 宋·释仲殊

聚远最高亭,登临喜倍增。
贪陪青眼客,不见白头僧。
闭户三十载,压云千万层。
龙珠弹落处,一点白莲灯。

140 《月夜》 宋·詹慥

平生最好月,况此秋夜阑。
长风送荡漾,浩露况团团。
仰头视虚空,光彩如可餐。
星辰敛芒角,河汉收波澜。

* 关于最高处的诗词 描写最高处的诗词 带有最高处的诗词 包含最高处的古诗词(3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