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末的诗词(279首)

41 《无害弟之官梓林伯氏无亏序送之极兄诏之义予》 宋·李流谦

吾家老仙一世师,挺特风概老不衰。
平生行已有本末,世人不知其天和。
急流勇退人恨早,纤尘恐污白玉姿。
精神强健腰脚轻。

42 《送制帅林和叔归》 宋·楼钥

使君一何清,鹤骨天与瘦。
少年场屋声,六艺饱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
立朝凛大节,论事几及霤。

43 《送吴提刑赴召三首》 宋·赵蕃

连朝欲作送公诗,以颂悬知孰愈规。
万事要当明本末,一身切莫计安危。
老农不过除荑稗,良药安能弃术芝。
勿谓常谈便轻鄙,献言端自戒新奇。

44 《送从子令宪西归》 宋·魏了翁

弘毅规摹本末周,既难分付又难酬。
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莘乐处忧。

45 《寄乔益公》 宋·岳珂

峨峨杰阁凌西清,高排云汉垂日星。
千年福地开殊庭,绛节中一朝百灵。
属车小儒风埃底,岁一周星陪豹尾。
有眼示识奎壁寒,有脚未踏仙晨班。

46 《述事》 宋·华岳

收不融明遂启疑,源流本末致交驰。
谷何尝响人相唤,岸几曾行舟自移。
枉直万端明似镜,是非一著错如棋。
磨心拔去谁能转,试问诸公知不知。

47 《十月初还潭州题王氏瑞竹图》 宋·项安世

王君手持瑞竹图,要我作计仍自书。
我书不悭诗亦易,政坐此君难位置。
我欲摇毫写作双竹吟,却教数节一干非商参。
我欲援琴抚作降竹曲,又见二妙同升异茕独。

48 《寄呈王浩翁府判》 宋·刘宰

天下江山推第一,多景名楼信端的。
君家正占多景前,第一风光环燕席。
梁邑归来县债了,骅骝得路乾坤小。
锦衣聊复效昼游,户庭郁葱佳气绕。

49 《讯给事徐尚书自除知制诰归》 宋·陈杰

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
聊远三台逼,非贪一佛荣。
乃身自本末,岂果有亏成。
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

50 《寿龙津余此溪》 宋·陈普

昔在辛酉年,余裁十有八。
翁时多十岁,无地贮英发。
世运欲转移,正气久郁阏。
科场弊已极,无复分椒樧。

51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宋·陈普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52 《大衍易吟四十首》 宋·方回

大过本末弱,厄运逢瞒奴。
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

53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宋·方回

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
颜子先四勿,韵冕患不优。
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

54 《次善卿杂诗五首》 宋·陆文圭

火云吐赤日,旱势千里阔。
古人救荒术,货食知本末
家家算口赋,殆类僧持钵。
激水活肆枯,植木荫道暍。
诸公善努力,赤子正饥渴。

55 《听野老所言》 宋·释文珦

衰翁卧病山之阿,东村沈老来相过。
首言年饥若无备,次说时政多烦苛。
其间数事尽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讹。
农家累世服畎亩,此外宁复知其他。

56 《示弟子彭资深心斋居士》 宋·释印肃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禅可禅而成大过。
一念顿超没量人,六月雪歌向猛火。

57 《校雠古史二首》 宋·苏籀

貌从周孔讥诬伪,臆断诗书悉抵梧。
悟鉴精明原本末,讨穷商略较锱铢。
所存偶免随秦火,不喻遗忘笑汉儒。
理胜凛然词旨达,知音傥遇圣人徒。

58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 宋·王洋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悄。

59 《怀汪圣锡》 宋·张九成

美玉藏精璞,明珠媚深渊。
天清气或朗,光景露涓涓。
或者辄按剑,奇才叹难全。
之子英杰人,声名何轩轩。

60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唐·柳宗元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
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
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

咏物黄河

* 关于本末的诗词 描写本末的诗词 带有本末的诗词 包含本末的古诗词(2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