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杖家的诗词(651首)

281 《盘墅·送院独步》 宋·黄由

才到松陵即是家,参天桧柏古槎牙。
杖藜终日频来往,不羡堤边呼筑沙。

282 《许南山许真人故居》 宋·李稙

穿云策杖岸乌纱,来访南山羽客家。
九转既成丹灶冷,半池烟水浸桃花。

283 《题清芬阁》 宋·令狐俅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迹虽久骚雅传。
田庐不废子孙贤,庆门簪组方蝉联。
我来源中访高隐,□人邀客云山前。
朱门绿阁照溪水,长松茂材□寒烟。

284 《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 宋·刘师复

杖藜引客入渔家,尽敞蓬窗作供茶。
三面阑干诗思阔,湖光千顷浸荷花。

285 《新春谩兴》 明·刘玉

杖藜门外问浮槎,路隔溪南处士家。
梅子渐肥栀子瘦,黄鹂啼尽雨中花。

286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钱易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
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
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
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炼五芽。

287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宋·钱咏

选构人皆事宴逢,独君教子袭良弓。
因闻诗礼家题旧,及宠丝纶语命同。
几杖已尊贤老外,龟鱼争焕彩衣中。
新来更喜增荣观,青锁才臣赠古风。

288 《偈颂十首》 宋·释德光

说佛说祖,泥中洗土。
谈妙谈玄,十万八千。
现成公案,已落言诠。
提起衲僧拄杖子,浑家送上渡头船。
灵隐全提向上机,不知谁是丈夫儿。
岭梅漏泄春消息,雪里横开三四枝。

289 《示昙清侍者牧牛歌》 宋·释梵言

侬家牧个白牛,年来可纵可收。
不用鼻头絭索,任渠放荡林丘。
风清月莹,踪迹难俦。
香严鞭杖,石巩放绳头,

290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竹杖轻携离婺女,云衣高卷上仙霞。
五湖四海休云别,南北东西六一家。

291 《偈》 宋·释义怀

须弥顶上,不扣金钟。
毕钵岩中,无人聚会。
山僧倒骑佛殿,诸人反著草鞋。
朝游檀特,暮到罗浮。
拄杖针筒,自家收取。

292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径山无寸土庄田,今夏随宜结众缘。
慵论道,嫩谈禅,拄杖桃来个个圆。
不用息心除妄想。
大家吃饭了瞳眠。

293 《赠朱质》 宋·宋宁宗

袖手长才世路轻,爱闲那有鬻荣名。
挂冠便欲辞丹阙,策杖还归老故城。
适喜不求三仕喜,传家惟有十分清。
林间佳处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

294 《夜坐联句》 宋·苏迈

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
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
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
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

295 《大涤洞天留题》 宋·苏瀛

天作名山满世间,洞霄毕竟出尘寰。
达翁不问长生药,高兴惟通九锁关。
愿学坡仙游赤壁,肯如谢老陟东山。
羽人能重来贤裔,杖屦相陪一日闲。

296 《怡怡亭》 宋·王景华

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随肩。
花径同调瑟,兰窗共擘笺。
看山携老杖,分果忆儿筵。
底事常相忍,张家未是贤。

297 《代胡仓过圣德惠民诗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298 《明堂侍祠十绝》 未知·王庭

千官移杖拱端门,一日鸡竿万里春。
汤网本疏民自格,要知家法在深仁。

299 《吴宣抚故宅》 宋·王翥

社稷疲奔命,乾坤服至诚。
扶持三蜀在,出入两朝荣。
豕犬有遗恨,麒麟空复情。
家声隤已尽,国法用犹轻。

300 《九锁山道中》 宋·王宗贤

山萦九锁路幽深,古木高森积翠阴。
自是仙家风景异,欣欣杖策步云林。

* 关于杖家的诗词 描写杖家的诗词 带有杖家的诗词 包含杖家的古诗词(6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