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柱后的诗词(308首)

1 《多胜亭》 宋·程公许

昌称文章续洒汉,只合彯缨侍香案。
帝遗骑麟下大荒,肯为吾州一笑粲。
至今千里被膏沐,犹自{上雨下矞}云余绚灿。
后二百年来祖侯,不以左官兴寤欢。

2 《送杨安止罢信幕赴调》 宋·韩元吉

后生仰前辈,今世思古人。
岂得岁月久,所怀风俗淳。
昔我家闽中,龟山实其邻。
出门尚群盗,欲往志不伸。

3 《系冠船蓬自戏》 宋·许志仁

竹皮狗尾粗斓斑,神虎门前兴已阑。
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
数茎渐觉胜簪怯,一免当知复冠难。
柱后惠文悲所志,宁从子夏学酸寒。

4 《送陈竹所帅越》 宋·余谦一

留侯羽翼计危成,谁遣鸿飞避杳冥。
一女倚楹犹有识,不知柱后立何人。

5 《系冠船篷自戏》 宋·周承勋

竹皮狗尾粗斓斑,神虎门前兴已阑。
每恨误身诚可溺,殆将苴履不须弹。
数茎渐觉胜簪怯,一免当知复冠难。
柱后惠文非所志,宁从子夏学酸寒。

6 《送蒋御史漕江南》 宋·宋祁

柱后峨冠久未还,江南行府使旗鲜。
陈陈洪庾催输粟,往往吴山即铸钱。
暝月早霞千里国,废楼残社六朝天。
时清宪笔无弹劾,供助骚人藻思妍。

7 《法吏》 元·杨维桢

民有杀长吏,于理大悖之。
仁人根所自,吏德久已离。
击之柱后法,辇火救焚辎。
彼哉汉儒论,残贼忧软罢。
愿言敷国惠,以膏残民痍。

8 《绍熙壬子劝耕妙胜四首》 宋·陈造

每愧敲榜办赋租,会心还喜劝耕初。
渠侬嗣飨金穰庆,老子长捐柱后书。

9 《次韵陈秀才二首》 宋·陈造

吏治因循俗已疵,可无柱后济宽慈。
顾惭德化一何取,敢意古人三不欺。
剔蠹方图洗熏染,放麑端复惎衰迟。
成君今段莱衣笑,莫更风前赋百罹。

10 《上浙西张帅十首》 宋·廖行之

稔恶偷儿喜探丸,迩来通夕寝何安。
铸顽自有金丹诀,何事区区柱后冠。

11 《触事》 宋·虞俦

绿匣何烦至,黄衣尚有云。
催科宁是拙,稼穑亦良勤。
当念沟中瘠,难专柱后文。
谁令公喜怒,雁鹜政纷纷。

12 《子畅慰曹用赠沅陵韵作诗见示亦用韵奉酬》 宋·赵蕃

元佑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13 《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咏归》 宋·程公许

圣道如太极,品彙自生成。
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
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
千载宁遐思,光景无边春。

14 《次韵感学事二首》 宋·方回

风雩谁识旧童儿,法令今惟柱后师。
刻枣谁书惊荡尽,踏槐遗老叹崩离。
堂中授讲亡高座,庑下题名剩续碑。
奎壁不存斋舍改,端能为泯少年诗。

15 《寄刘伯宜南昌》 宋·方回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16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唐·崔融1

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
三年上宾去,千载忽来归。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

17 《登山谷寺上方答皇甫侍御卧疾阙陪车骑之后》 唐·独孤及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汉主马踪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古文观止生活赋税

18 《江边四十韵(此后并江陵时作)》 唐·元稹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
欹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淆。
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19 《兵后寻边三首》 唐·李山甫

千里烟沙尽日昏,战馀烧罢闭重门。
新成剑戟皆农器,旧著衣裳尽血痕。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

20 《狂寇后上刘尚书》 唐·方干

孙武倾心与万夫,削平妖孽在斯须。
才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独柱支天寰海正,雄名盖世古今无。
圣君争不酬功业,仗下高悬破贼图。

咏史讽刺

* 关于柱后的诗词 描写柱后的诗词 带有柱后的诗词 包含柱后的古诗词(3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