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心的诗词(390首)

201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觉后空空无大千,今年不离旧时天。
春夏秋冬花木节,皆标实相耀心源。

202 《咏怀》 宋·释永颐

晨风汇原野,高林摩苍条。
屋上野花落,阶前春草摇。
少壮不可恃,金骨亦易销。
夙志欢沈民,晚心日幽寥。
紫烟凌石峰,绿云生桂标。
林怀颇清畅,况复灵景饶。

203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吴奎

愁霖不肯已,阴结弥二旬。
吾游欲及时,秉烛出城门。
泛泛一画舫,密坐环亲宾。
爽气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204 《白发叹》 宋·五迈

日月转四时,团团辗清昊。
人生一世间,轻尘棲弱草。
寒暑不相贷,容鬓岂常好。
嗟予涉世纷,闻道苦不早。

205 《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 宋·五迈

有客室自泉,为我出嘉话。
泉得赵史君,谁人不称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龟琴派。
标峻埒昭回,气清融沆瀣。

206 《还珠洞次曾宏正韵》 宋·萧桂林

标柱征南不记春,未应追感泪流痕。
岩虚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肃耳根。
壮士於斯留显迹,大夫非此赋招魂。
江山今古人何在,战马嘶风忆故园。

207 《除夕》 宋·徐集孙

一岁惊心忽已除,宦游尚自客西湖。
漫题桃板标茅屋,旋买梅花插瓦壶。
俸薄幸无赊酒债,官閒却有索诗逋。
明朝万事从头起,依旧山肩竹样癯。

208 《梅林分韵得陶字》 宋·杨大光

蟠根寄荒绝,擢干空槮萧。
乡来闻妙语,剪拂到儿曹。
垂老犹叵堪,开落几徒劳。
不谓动杖屦,惠然排蓬蒿。

209 《梅花》 宋·余观复

群卉皆舆隶,孤标直圣贤。
乾坤清不彻,风月兴无边。
生意春常在,贞心晚更坚。
骚经虽不载,已改二南篇。

210 《絜矩书院示学子》 宋·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211 《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十四》 宋·赵时韶

气味风标见似人,群芳合让作先生。
尽烧龙脑三千斛,不抵花心一点清。

212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213 《感往昔》 明·葛高行文

岁聿莫而历蹇兮,执霜心以为柄。
扬真气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见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惊箕伯之袭帏兮,撞我思之悠悠。

214 《观郑侠流民图》 明·鲁铎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
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
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
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215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明·陆容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
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

216 《赠画师朱叔重》 明·朴隐禅师

吾邦会稽山水府,万壑千岩如米聚。
平生痴绝顾虎头,道中应接亦良苦。
至今清响若耶溪,童子山僧惟杜甫。
近代乃有高尚书,时过云门吐奇语。

217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 明·虞淳熙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须会女,张鹿不躔氐。

218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明·郑胤骥

忆予初识子,子方髫而俊。
未能与深素,亦以私余润。
迈往不屑姿,良足驱鄙吝。
岁月既已多,肝胆两能印。

219 《金竺长官司罗永庵题壁》 明·朱允炆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220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明·朱瞻基

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
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
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
祥飚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

* 关于标心的诗词 描写标心的诗词 带有标心的诗词 包含标心的古诗词(3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