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椒潭的诗词(25首)

1 《椒菊枕》 宋·洪咨夔

矮檠矻初年,细字窘晚节。
天怜蠹书障,神授鸿宝诀。
金葩凉而严,丹宝温以烈。
两囊贮风露,半簪藉霜雪。

2 《赞历代天师·第六代讳椒字德馨》 宋·白玉蟾

丹书玉札隐琅函,云几飞空鹤几骖。
告别门人归去后,夜来素月落寒潭。

3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唐·李端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4 《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李贺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5 《月三十韵》 唐·元稹

蓂叶标新朔,霜豪引细辉。
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
凉魄潭空洞,虚弓雁畏威。
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6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7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唐·尉迟汾

雄雄天之中,峻极闻维嵩。
作镇盛标格,出云为雨风。
瑞时物不疠,顺泽年多丰。
加高冠四方,视秩居三公。

乐府少年壮志组诗

8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9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辞赋精选状物写景

10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1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12 《望黄山词》 宋·陈炳

望黄山兮峨峨,见接天以葱青。
纷群峰兮怪奇,眩百变兮幽明。
朱砂汤兮山椒,下白龙兮甚灵。
袭深潭兮百尺,夜有光兮晶荧。

13 《玉山观》 宋·李北之

峦冈经亘翠环中,中有山形如覆镛。
晋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华同。
悬崖积铁数百尺,轮囷老木参天碧。
时有金鸡击膊鸣,铿鍧响通石屋石。

14 《刘阮洞》 宋·吴师正

天台春暖兰若馨,海榴喷血黄鸟鸣。
风晴雨霁洞天晓,画屏有路游人行。
刘郎阮郎剡溪客,结们穷幽绝人迹。
洞口遥闻漱玉声,时有飘英点溪碧。

15 《离堆行》 宋·范成大

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
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跧铁锁。
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
刲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

16 《雪後领儿辈行散》 宋·杨万里

今日意不惬,出游聊逍遥。
父子自为伴,何须外招邀。
过溪足小倦,临流坐危桥。
回头顾五庐,竹树翳草寮。

17 《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遣》 宋·杨万里

江夏无双小道士,一丘一岳长避世。
裁云缝雾作羽衣,芦花柳绵当裘袂。
身骑鸿鹄太液池,脚蹈金蟆攀桂枝。
渴饮南阳菊潭水,饥啄蓝田栗玉芝。

18 《满江红·五五芳辰》 宋·无名氏

五五芳辰,园林遍、十分春景。
见瑞香喷兽,烛摇红影。
知道文星初度旦,细腰歌舞娇姿逞。
颂椒觞、捧献更殷勤,君拚饮。

19 《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 宋·梅尧臣

寒溪翠拖碧玉带,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

20 《昔游诗 其九》 宋·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 关于椒潭的诗词 描写椒潭的诗词 带有椒潭的诗词 包含椒潭的古诗词(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