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檄草的诗词(197首)

61 《六州歌头(上广西张帅)》 宋·刘褒

凭深负阻,蜂午肆奔腾。
龙江上,妖氛涨,鲸海外,白波惊。
羽檄交飞急,玉帐静,金韬閟,恢远驭,振长缨。
密分兵。

62 《楼雨》 清·杜濬

晓雨天沾草,萧萧牧马群。
鼓鼙喧绝檄,部落拥将军。
仆病炊无木,悭僧屐不分。
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

雨夜孤独相思

63 《玉带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
予见之吴下,既摹其铭而装池之,且为之歌曰:玉带生,吾语汝:汝产自端州,汝来自横浦。
幸免事降表,佥名谢道清,亦不识大都承旨赵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咏物写花品格

64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65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叙事写人赞美

66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67 《题文山上巳诗》 明·解缙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陵望断春芜绿。
墨花皇皇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
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

68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69 《乱离杂诗》 现代·郁达夫

飘雪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
乱世桃园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
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

70 《秋暮书怀》 宋·张舜民

冶谷鸦仍乱,空同日欲曛。
关河围绝壁,鼓角壮中军。
自纳和戎策,还停草檄文。
征西好规矩,后世见忠勤。

71 《沁园春·我自无忧》 宋·陈人杰

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
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
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
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

72 《送夫赴襄阳》 宋·卢氏

羡君家世旧缨簪,百战常怀报主心。
草檄有才追记室,筑台无路继淮阴。
射雕紫塞秋云黑,走马黄河夜雪深。
白首丹衷知未变,归来双肘印黄金。

73 《续湖阴曲》 宋·徐宝之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韉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74 《水龙吟 翟端甫寿日十月一日 为孙歌男在》 元·李俊明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
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
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扫。
向碧油幢底,真儒事业,倚马看,檄书草。

75 《水龙吟 翟端甫寿日十月一日 为孙歌男在》 元·李俊明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
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
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扫。
向碧油幢底,真儒事业,倚马看,檄书草。

76 《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 元·王逢

诏立淮南省,符张阃外兵。
风雷朝焕发,牛斗夜精明。
参政材超伟,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树政,禁御旧蜚英。

77 《寰海后十首》 清·魏源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

78 《朔州行送王汝璧太守述职西还》 明·程敏政

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戌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79 《江山万里图》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
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
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蛾眉亭。
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

80 《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
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
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
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 关于檄草的诗词 描写檄草的诗词 带有檄草的诗词 包含檄草的古诗词(1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