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声的诗词(2743首)

441 《送薛判官赴蜀》 唐·钱起

横笛声转悲,羽觞酣欲别。
举目叩关远,离心不可说。
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路极巴水长,天衔剑峰缺。

442 《津梁寺寻李侍御》 唐·钱起

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
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
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绕阶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443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444 《夜宴石鱼湖作》 唐·元结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445 《题孟中丞茅阁》 唐·元结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
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446 《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 唐·张继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447 《送夏侯侍郎》 唐·韩翃

元戎车右早飞声,御史府中新正名。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从军晓别龙骧幕,六骑先驱嘶近郭。

448 《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 唐·韩翃

东门送远客,车马正纷纷。
旧识张京兆,新随刘领军。
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
一去丛台北,佳声几日闻。

449 《代书寄上李广州》 唐·独孤及

皖水望番禺,迢迢青天末。
鸿雁飞不到,音尘何由达。
独有舆人歌,隔云声喧聒。
皆称府君仁,百越赖全活。

450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唐·郎士元

春半梁山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
南去猿声傍双节,西来江色绕千家。
风吹画角孤城晓,林映蛾眉片月斜。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送别赞美将军豪迈

451 《冯翊西楼(一作张继诗)》 唐·郎士元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452 《送陆浑主簿赵宗儒之任》 唐·姚系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
常日望鸣皋,遥对洛阳城。
故人吏为隐,怀此若蓬瀛。
夕气冒岩上,晨流泻岸明。

453 《赠李十二白》 唐·崔宗之

凉风八九月,白露满空庭。
耿耿意不畅,捎捎风叶声。
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
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

454 《乐府》 唐·顾况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
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
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月亮怀才不遇孤独饮酒组诗

455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唐·窦常

幼为逃难者,才省用兵初。
去国三苗外,全生四纪馀。
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
逝水犹呜咽,祥云自卷舒。

456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唐·窦庠

青琐昼无尘,碧梧阴似水。
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
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
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

457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天竺飞来)》 唐·窦庠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
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458 《四皓驿听琴送王师简归湖南使幕》 唐·窦庠

朱弦韵正调,清夜似闻韶。
山馆月犹在,松枝雪未消。
城笳三奏晓,别鹤一声遥。
明日思君处,春泉翻寂寥。

节日重阳节

459 《孤鸿篇》 唐·戴叔伦

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
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
已无矰缴患,岂乏稻粱资。

460 《过友人隐居》 唐·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才女

* 关于正声的诗词 描写正声的诗词 带有正声的诗词 包含正声的古诗词(2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