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境的诗词(1075首)

561 《纪梦》 宋·郑若冲

包抱乾坤一环堵,拍手千门辉藻黼。
编茅何事傍云根,川观岩居天固予。
忆昔卧病岁壬午,梦行涧石憩衡宇。
常充达庵表其门,大楷金书爰仰睹。

562 《同刘朋山游湖边作》 宋·朱南杰

谁立西湖造化功,峰分南北境相通。
四时风物弦歌里,两岸人家图画中。
堤柳送迎忘尔汝,棹声来往自西东。
风波便作恩波看,此乐君王与众同。

563 《谒金门 依韵和孤蟾四阕》 元·吴澄

如何喜。
自喜自知可矣。
天地与人同一理。
世间知者几。

564 《游虎丘》 元·郭麟孙

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
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
芳游坐迟暮,无物惜余景。
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

565 《访程山人不遇》 明·方弘静

避喧来谷口,爱此青松阴。
永日空山寂,幽蝉时自吟。
花源应未隔,萝径杳难寻。
稍觉尘襟豁,方知仙境深。

566 《梅江谣留别梅江诸友》 明·高棅

六月登玉京,炎蒸欺人不可行。
侧闻梅江水,寒冰玉壶只如此。
梅江之水千丈深,人言此水直千金。
千金未必称人意,我欲爱之清烦襟。

567 《哀江头》 明·何白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568 《五月望夜与诸君山中再酌和仅初韵》 明·华察

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
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
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

569 《题越上人临清轩》 明·兰以权

尘境不可居,飞锡傍流水。
高槛接空溟,新绿涣如砥。
孤影过寒鸿,悠然逝群鲤。
所以川上人,于焉契斯理。
卜筑拟幽栖,兼足浣尘耳。
爱此春雨余,波光净禅几。

570 《跛法师歌》 明·莲池律师

跛脚法师胡以名,良由能说不能行。
我今行说两俱拙,不应无实当斯称。
春王正月才过十,午间随例入浴室。
失足俄沉百沸汤,不起床敷五十日。

571 《落花篇》 明·林应亮

东邻昨夜飞红雨,落花如霰随风举。
千丛缀绮谢繁枝,九陌垂青隐芳树。
忆昨芳妍乍放时,含娟凝艳骋容姿。
盈盈绛帻承曦暖,烨烨瑶英泛露滋。

572 《游大酉洞天》 明·陆粲

畴昔览山经,名迹等大酉。
乾坤辽阔吴楚长,倚剑青冥只翘首。
谁云万里今独来,怏意兹游信非偶。
主人亦清真,同余紫霞想。

573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明·唐时升

人生欢乐趣,不必求异境。
三杯恍然醉,一枕憬然醒。
此意不能言,当时心自领。
春雨麦成粒,秋风黍垂颖。
计我终岁需,谁能与五秉。
¤

574 《癸卯闰三月十九日奉旨代祠宝公遇环中子于山》 明·陶安

不出圆悟关,已入清净境。
长松闭虚岩,阒坐吊孤影。
我行宝珠林,闻君万缘屏。
意将叩玄奥,未敢辄呼警。

575 《春夜宿海雪寺》 明·完璞琦公

喧静同一致,大隐即山居。
乃知道者流,所止恒晏如。
煌煌旧吴会,郁郁高人庐。
山阁花雾暝,池馆绿阴初。

576 《夏日睡起》 明·文徵明

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577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归蜀》 明·香严和尚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578 《赠饶平令曹先生》 明·薛蕙

炎方信巨丽,海峤弥光辉。
冲波迅交属,断岫相围。
铜乳隐云穴,金膏被石碕。
青林互缭绕,玉草竞芳菲。

579 《游君山寺》 明·薛瑄

为爱湖中山,遂寻山下路。
跻攀转出邃,涧谷亦回互。
石磴足莓苔,青林杂烟雾。
前行如有穷,岚岭乍分布。

580 《琼上人还万寿寺》 明·杨循吉

京国几时留,匆匆两月周。
禅从逆境打,衲到暑天收。
作礼辞僧伴,挑包上客舟。
将何偿此役,速拣好山游。

* 关于此境的诗词 描写此境的诗词 带有此境的诗词 包含此境的古诗词(10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