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态的诗词(543首)

1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2 《陈老画牛》 宋·赵汝绩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
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
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诗犹传。

3 《与沈五官李提点饮酒席间作七首》 宋·释道济

昔我父妨作此态,生我这个臭皮袋。
我心不比父娘心,我心除酒都不爱。

4 《苏幕遮·少烦人》 元·王哲

少烦人,稀赴会。
我自无恩,莫把他人怪。
廉俭温良身自在。
莫追陪,免得常躯债。
有钱时,人见爱。
及至无钱,亲也全疏待。
且见世情如此态
察尽人心,暗想除非外。

5 《苏幕遮·省烦人》 元·王哲

省烦人,稀赴会。
我自无恩,莫把他人*。
廉俭温良身自在。
莫强追陪,免得常耽债。
有钱时,人见爱。
及至无钱,亲也全疏待。
且见世情如此态
察尽人心,暗想除非外。

6 《晓发公安(数月憩息此县)》 唐·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7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后并江陵士曹时作)》 唐·元稹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战争豪迈

8 《何满子歌(张湖南座为唐有态作)》 唐·元稹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写景抒情田园生活组诗

9 《题衮州泗河中石床(李白、杜甫皆此饮咏)》 唐·吴融

一片苔床水漱痕,何人清赏动乾坤。
谪仙醉后云为态,野客吟时月作魂。
光景不回波自远,风流难问石无言。
迩来多少登临客,千载谁将胜事论。

10 《白纻辞(此二首又见贞元进士杨衡集中)》 唐·杨衡

玉缨翠珮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
为君起唱白纻歌,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

11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 宋·曾觌

媚容素态,比群花、赢了风流颜色。
昵枕低帏销受得,□□轻怜深惜。
怎望如今,瓶沈簪折,蓦地成疏隔。
□□夕雨,甚时重见踪迹。

12 《蹇材望伪态》 未知·佚名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
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
”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
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13 《和枢密侍郎因看海棠忆禁苑此花最盛》 宋·郭稹

朱栏明媚照横塘,芳树交加枕短墙。
传得东君深意态,梁成西蜀好风光。
破红枝上仍施粉,繁翠阴上旋扑香。
应为无诗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妆。

14 《水龙吟 次药房韵 案此下原附史药房作另录》 宋·陆文圭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
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
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
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

15 《登秀山咏云(宜可在谴谪时,故托寓如此)》 明·韩宜可

突兀峰峦入翠微,白云如练久相依。
只堪仙子裁春服,曾与君王补衮衣。
风里卷舒还有态,眼前聚散本无机。
一从醉抱山头石,未得从龙万里飞。

16 《高九万见示落星长句赋此答之》 宋·戴复古

天星堕地化为石,老佛占作青莲宫。
东来海若献秋水,琼以碧波千万重。
云根直下数百丈,时吐光焰惊鱼龙。
凤凰群飞拥其后,对面庐阜之诸峰。

17 《老态》 宋·陆游

齿如强留客,虽住无久理;目如新募兵,临敌乌可使?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
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

18 《老态自遣》 宋·陆游

似见不见目愈衰,欲堕不堕齿更危。
谁令汝年八九十,常欲强健宁非痴!目昏大字亦可读,齿摇犹能决濡肉。
若知用短百无忧,此理正如夔一足。
蒙胧臲卼俱有味,笑侮莫听傍人喙。
但令孙曾能力耕,一饱不妨还美睡。

19 《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 宋·陆游

齿落发斑儿亦老,志衰力惰我宁悲?埋盆便可为池看,折竹何妨作马骑。
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
此身未死须安顿,除却山村百不宜。

20 《有将独鹤行都市道上者左右奔迫野态憔悴因成》 宋·宋庠

明心本霄汉,此路极喧埃。
何意鸣皋罢,翻同舞市来。
波鱼忧辙涸,海鸟避风灾。
寄语昂昂质,非君羽独摧。

* 关于此态的诗词 描写此态的诗词 带有此态的诗词 包含此态的古诗词(5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