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诗词(502首)

21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唐·白居易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22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唐·白居易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拜访写景抒情

23 《亡题》 唐·许浑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朮访三茅。
欲求不死长生诀,骨里无仙不肯教。

24 《赠亡妻张氏》 唐·唐暄

峄阳桐半死,延津剑一沈。
如何宿昔内,空负百年心。

月亮

25 《闻李处士亡》 唐·灵澈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26 《闻李处士亡》 唐·灵澈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27 《悼亡·君自垂千古》 清·商景兰

君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婉约女子伤春怀远

2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初中文言文议论哲理

29 《晏子不死君难》 先秦·左丘明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庄公通焉。
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寓理

30 《项羽之死》 两汉·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31 《悼亡三首》 宋·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悼亡悲痛相思孤寂

32 《悼亡安》 宋·韦居安

视死如归不受污,今无彤管为伊书。
仓皇父子终天诀,菱角塘边孔氏居。

33 《哭亡友胡达材》 宋·孙应时

少日徐卿子,他年董相孙。
敛藏神气重,进止德容尊。
人物当今叹,风流雅望存。
拊棺疑不死,谁与赋招魂。

34 《冬日次儿过陈氏坟堂哭亡姊有作次其韵》 明·钱谦贞

无子无年未葬身,生轻如叶死如尘。
一棺丙舍终其馁,六载宜家似食贫。
寒月射窗山鬼泣,西风号木夜蛩呻。
剧怜原隰相求意,赢得衰残泪满巾。

35 《东谷王子文死读其诗文有感》 宋·戴复古

东谷今何在,骑鲸去渺茫。
荆花半零落,岩桂自芬芳。
议论波澜阔,文章气脉长。
遗编犹可考,何必计存亡。

36 《梦亡友黄世永梦中犹喜谈佛既觉感念不巳因和》 宋·杨万里

子在人每憎,子亡憎者恻。
自吾失此友,但觉生意息。
犹解梦里来,岂子余此忆。
死生知有无,贤圣或未测。

37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 宋·文天祥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
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
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

38 《悼亡九首》 宋·张耒

新霜已重菊初残,半死梧桐泣井阑。
可是神伤即无泪,哭多清血也应干。

39 《亡女胜璋哀辞》 宋·贺铸

百痾沈顿弥两年,何图壮女死我先。
失声忍号气窒咽,泪如绠縻汲九泉。
呜呼尚敢尤诸天,托非其人死失所。
父孱母嚣犹弃汝,吞辛咀楚申何許。
萎荑殒英春不主,呜呼万古为冤土。

40 《悼亡三首》 宋·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於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 关于死亡的诗词 描写死亡的诗词 带有死亡的诗词 包含死亡的古诗词(5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