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毫子的诗词(683首)

641 《戏酬杨次公》 宋·李复

法云说法元非法,六月洪炉舞飞雪。
宝香一瓣下天来,须弥座上金光发。
三界风雨动雷音,八部人天归象设。
昔年关西旧夫子,今日淮南大檀越。

642 《大茅峰四绝句》 宋·陆文圭

风吹天朗见秋毫,足力穷时所历高。
老子何曾烦一步,与夫攀陟不辞劳。

643 《和向倅韵》 宋·彭龟年

今日若驭风,前日如负甑。
乘兴试一出,意到即为胜。
芗林有高人,能识未病证。
谈锋不可遏,勇若春筍迸。

644 《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宋·释宝昙

荷屋老子僧中龙,平生眼里无诸公。
莫年愈觉气深稳,木寒霜净天无风。
朅来精进复精进,焚香却扫大圆镜。
数十万偈堆如山,从头一唱一加敬。

645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绍昙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牛头向北,马头向南。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北负须弥,无息肩地。

646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宋·释师范

春色依依,花木芳菲。
满眼满耳,绝毫绝厘。
惟有子规知我意,一声声道不如归。

647 《颂古四十四首》 宋·释师范

一柄无情雪刃刀,当锋谁敢犯送毫。
马师父子亲提掇,血喷千山怒号。

648 《偈颂一百五十首》 宋·释心月

庐陵米价没高低,直下承当已是迟。
多少牙人并贩子,却来升合较毫厘。

649 《净发》 宋·释心月

顶门些子娘生发,划了还生卒示休。
斜把金刀勾得著,一毫头是一毫头。

650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51 《造袁州浮桥语》 宋·释印肃

普庵教化修浮桥,信心自肯大丰饶。
解脱皆因不思议,度人无量永赵遥。
秀江千古源何极,非干今日与明朝。
一生补处谁知有,万德咸欢寂体寥。

65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看看,变态毫端。
春风不泮颠毛雪,秋色自摩眸子寒。
笑添面孔两眉展,参饱肚皮三篾宽。

653 《送愿上人归乡》 宋·释正觉

溪头买船归鄂渚,一櫂清风夜蟾午。
行尽韶山半月程,白云儿就青山父。
岩头老子末后句,此到将知问不语。
无缝塔前风色高,洞然不隔丝毫许。

654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释智朋

田库儿,甚奇怪。
一下锄头,打破土块。
尽大地老和尚,髑髅粉碎,坐一走七,圆融内外。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琼楼未为最。
分毫定斤两。
涓滴见沧海,拄杖子话在。

655 《颂古一百首》 宋·释智愚

季咸曾相壶丘子,随变难分亟自逃。
输与高楼凝望者,炯然明可察秋毫。

656 《偈二十二首》 宋·释子淳

残冬凛冽寒,滴水便成团。
翻民少林祖,齐腰立雪难。
或谓将心与汝安,觅心不见一毫端。
廓然记得来时路,顿油印壶中景象宽。
琉璃光里一般般,午夜依依月正圆。
最先三子得皮肉,末后一人得髓还。

657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孟春犹寒,终而复始。
释迦老子是击驴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纸。
如我按指,海印发光。
汝暂兴心,尘劳先起。

658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释祖钦

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
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

659 《初食栗》 宋·舒岳祥

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
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
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
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

660 《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宋·苏颂

古来贤相称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见谟训,千载相望如同时。
我朝公辅代间出,钟秀辰象分躔离。
堂堂太尉实异禀,风质粹美和而威。

* 关于毫子的诗词 描写毫子的诗词 带有毫子的诗词 包含毫子的古诗词(6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