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毫疑的诗词(156首)

41 《水龙吟(次李起翁中秋)》 宋·赵以夫

谁家明镜飞空,海天绀碧浮秋霁。
西风淡荡,纤云卷尽,小星疑坠。
宇宙冰壶,襟怀玉界,飘然仙思。
炯灵犀一点,蟾辉万丈,长相射、清清地。

42 《摸鱼儿(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宋·张炎

想西湖、段桥疏树。
梅花多是风雨。
如今见说闲云散,烟水少逢鸥鹭。
归未许。

宋词三百首婉约怀古

43 《红毛刀歌》 清·秋瑾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咏史怀古

44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45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4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47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48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49 《出郊观稼》 宋·陈垲

数月两出郊,劝农复观稼。
始言麦垄春,今已稻畦夏。
女红彩紝余,丁黄耘耔暇。
暄凉虽不齐,晴雨倏忽乍。

50 《雨霖铃 同前案此首未注名,但其前一首则注》 元·宋德方

金莲七朵。
自甘河等闲参破。
丘刘谭马,孙王郝太古,许来同坐。
两个披毡真侣,更漏泄、祖师因果。

51 《国香》 宋·高荷

南溪太史还朝晚,息驾江陵颇从款。
彩毫曾咏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
将花托意为罗敷,十七未有十五余。
宋玉门墙纡贵从,蓝桥庭户怪贫居。

52 《合掌岩》 宋·陈桷

合掌仙峰插汉高,下临沧海压波涛。
看来疑是金仙子,无相光辉礼玉毫。

53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贤不世出,会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将右重熙。
经纶须得人,公为生斯时。
维时秋九月,爽气横海涯。

54 《墨池发祥诗呈蒋教》 宋·刘名世

城头学宫高巍巍,中有方井号墨池。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传右军宅,涤砚濡毫向池侧。
兰亭绝笔迹成尘,此间池水犹能黑。

55 《登齐云和祖天锡公韵》 宋·罗荣祖

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
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
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
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56 《偈颂二十二首》 宋·释道生

我佛生辰四月八,地涌金莲随步发。
天上天下独称尊,微妙真机俱漏泄。
雪山成道度众生,四十九年无剩说。
滔滔苦海架舟航,杳杳昏衢悬日月。

57 《赠樊川长老》 宋·释清尚

瘦颜诸骨现,满面雪毫垂。
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
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58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宋·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栋姿。
凤凰鸣高岗,隐见视其时。
孰若阿房宫,下容五丈旗。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59 《咏梅》 宋·吴居仁

岭南十月春渐回,妍暖先到前村梅。
问君何处识此妙,一枝冷艳随霜开。
长江凛凛欲崩岸,乃见好事多墙隈。
初疑渗漉入瘴雾,更恐寂寞埋烟煤。

60 《蒙亭诗和张洵韵》 宋·叶宗谔

我行几许逾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
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
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
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 关于毫疑的诗词 描写毫疑的诗词 带有毫疑的诗词 包含毫疑的古诗词(1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