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崖的诗词(147首)

81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宋·司马光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82 《谒三门禹祠》 宋·司马光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在地久,民无鱼鳖忧。
谁能报盛德,空尔芦醪羞。

83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 宋·司马光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变难。
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84 《游云龙张氏山居》 宋·贺铸

昔闻张逸民,卜筑云龙山。
东望结遐想,喜得彭城官。
一语定襟契,宛如平生欢。
招携属休沐,投此萝薜间。

85 《贺新郎·天意扶炎宋》 宋·无名氏

天意扶炎宋。
为吾皇、维衡狱孕,长沙星梦。
社稷勋庸天地窄,不数智名功勇。
要自有、胸中妙用。

86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 宋·梅尧臣

闻君奉宸诏,瑞祝疑灵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87 《挽崔丞相三首》 宋·刘克庄

先帝谋元帅,烦公护蜀淮。
军皆歌范老,民各像乖崖。
北顾犹关虑,西归已卷怀。
早令扶日月,宁不扫氛霾。

88 《上杭帅吕舍人》 宋·王令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89 《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宋·王令

山形郁盘陀,石路随直纡。
荫松坐兴长,饮泉百烦除。
忆望江上楼,采翠横晴虚。
爱之不能去,取席卧与俱。

90 《和仲蒙山城》 宋·文同

大历年,忠武居豳捍逆氏。
盛平民,营板堵,断贼闭迒蹊。
连橹横,

91 《送冯允南倅梓》 宋·文同

去年父老送督邮,衣上泪痕犹未变。
今年吏民迎别乘,马前欢声挽不断。
梓州城中十万家,家家尽喜见君面。
以君乡里最相近,物态人情素谙练。

92 《送知府吴龙图》 宋·文同

国初已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当时奏使便宜敕,不与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载,奸宄消伏谁之功。
因循至此渐抏敝,有未晓者时相攻。

93 《呈同行诸丈》 宋·洪咨夔

秋风俱白发,万里锦城官。
箭贯双雕易,琴随一鹤难。
国宽同是福,民病独何安。
前见乖崖老,烦君举似看。

94 《八咏诗 被褐守山东》 南北朝·沈约

守山东。
山东万岭郁青葱。
两溪共一泻。
水洁望如空。

95 《谒岱祠即事》 宋·晁补之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96 《漫浪阁辞》 宋·晁补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刘别子曰楚元。
羌好诗而说羲兮,敬设醴于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钳市。
冨传孙而失国兮,派辟强之支子。

97 《次韵王适大水》 宋·苏辙

高安昔到岁方闰,大水初去城如墟。
危谯堕地瓦破裂,长桥断缆船逃逋。
漂浮隙穴乱群蚁,奔走沙砾摧嘉蔬。
里闾破散兵火后,饮食敝陋鱼虾余。

98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宋·苏辙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
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
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99 《酬潘县尉》 宋·王之道

尧明文采灿星宿,子全道义高金玉。
伤哉二子不可见,墓上悲风号拱木。
逢君论在友话偶及,令我吞声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远寄锦囊诗一轴。

100 《惜昔行赠杨仲亨》 明·杨基

嗟我忆昔来临濠,亲友相送妻孥号。
牵衣上船江雨急,辟历半夜翻洪涛。
濠州里长我所识,怜我一月风波劳。
呼儿扫榻妾置酒,买鱼炊饭羞溪毛。

* 关于民崖的诗词 描写民崖的诗词 带有民崖的诗词 包含民崖的古诗词(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