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浸的诗词(664首)

41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唐·刘宪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
戒旦壶人集,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
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
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42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唐·李乂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43 《三会寺应制(一作刘宪诗)》 唐·萧至忠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
戒旦壶人警,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
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
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44 《初月》 唐·李白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45 《登金陵临江驿楼》 唐·张谓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写景哀悼惜别友情

46 《题金城临河驿楼》 唐·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咏物抒怀言志

47 《题金城临河驿楼》 唐·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48 《题严氏竹亭》 唐·戎昱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49 《题严氏竹亭》 唐·戎昱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50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唐·韩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51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唐·韩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屃奰顽无风。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

52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 唐·刘禹锡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怀人

53 《题王侍御池亭》 唐·白居易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
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54 《游楞伽寺》 唐·许浑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55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唐·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56 《题严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鹤诗)》 唐·方干

物色旁求至汉庭,一宵同寝见交情。
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
苍翠云峰开俗眼,泓澄烟水浸尘心。
惟将道业为芳饵,钓得高名直到今。

57 《下第投所知》 唐·杜荀鹤

落第愁生晓鼓初,地寒才薄欲何如。
不辞更写公卿卷,却是难修骨肉书。
御苑早莺啼暖树,钓乡春水浸贫居。
拟离门馆东归去,又恐重来事转疏。

58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唐·杜荀鹤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
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
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
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59 《经严陵钓台》 唐·杜荀鹤

苍翠云峰开俗眼,泓澄烟水浸尘心。
唯将道业为芳饵,钓得高名直至今。

60 《碧角簟》 唐·曹松

细皮重叠织霜纹,滑腻铺床胜锦茵。
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绝纤尘。
蝇行只恐烟粘足,客卧浑疑水浸身。
五月不教炎气入,满堂秋色冷龙鳞。

* 关于水浸的诗词 描写水浸的诗词 带有水浸的诗词 包含水浸的古诗词(6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