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味的诗词(196首)

81 《别荆州诸友》 宋·吕皓

荆州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兼葭逐岸靡,烟雨隔林回。
去棹行且留,离觞醉还醒。
缅怀荆州士,鹄立霜毛整。

82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83 《忆旧游》 宋·许必胜

欢游成逝波,盛华落残照。
每忆清池游,幽魂夜相吊。
君携手手时,云林正清妙。
天空露光动,襟衫见高调。

84 《偶成》 宋·袁说友

老眼慵开阖,閒窗独欠伸。
梦残亭过午,漏永箭浮申。
黄卷卷舒足,黑甜滋味真。
生涯惟一枕,百虑不关身。

85 《醴泉歌》 宋·张元孝

君不见齐城城西范公泉,曾照当年范公影。
范公一去不复返,异时此地成佳景。
先贤口泽气尚存,甘棠璐遗爱谁能并。
貌公遗像龛公泉,千年恒对佗山岭。

86 《题蔡令叶岭书房》 未知·赵汝某

日诵哲师记,岁通圣人书。
前冈复后麓,俨在中间居。
佩月而冠云,被服以璠玙。
沧海朝奋驾,崑崙暮停车。

87 《芥浮阁二首》 明·郑胤骥

结庐翳城市,亦足成隐居。
耽寂乃非性,习贯亦晏如。
时有素心人,谈笑同草蔬。
且喜足莞簟,幸不碍图书。

88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宋·苏轼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
遮眼文书元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89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余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
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
亲友复劝我,放心饯华颠。
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
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
已矣复何叹,旧说易两篇。

90 《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91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宋·苏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92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诗》 宋·苏轼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
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
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漫}。
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

93 《杜介熙熙堂》 宋·苏轼

崎岖世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
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
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
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

94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宋·苏轼

老身倦马河堤永,踏尽黄榆绿槐影。
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得俄倾。
归老江湖无岁月,未填沟壑犹朝请。
黄门殿中奏事罢,诏许来迎先出省。
已飞青盖在河梁,定饷黄封兼赐茗。
远来无物可相赠,一味丰年说淮颍。

95 《游惠山(并叙)》 宋·苏轼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96 《鲍公水》 宋·王安石

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
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
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97 《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98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

99 《秋日杂兴》 宋·范成大

我友蓬蒿士,郤扫谢四邻。
内无三尺童,外无双蒲轮。
岂非骐骥姿,执辔难其人。
无衣可御冬,忍寒待阳春。

100 《墨竹》 宋·秦观

墨君飒飒风雨鸣,垂鸾舞凤翻青绶。
一竿珍重几百缗,奚啻渭川三万亩。
金锵玉戛空琴声,婢行奴颜谢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卓古高标压群丑。

* 关于永味的诗词 描写永味的诗词 带有永味的诗词 包含永味的古诗词(1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