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味的诗词(196首)

121 《题张彥实舍人墓下涌泉亭》 宋·曾几

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梦。
佳城闭青春,风木号永痛。
寒泓孰出之,甘冽可抱甕。
乃知主地神,效此清净供。

122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宋·洪咨夔

唤仗紫宸披晓霭,退朝清燕坐晴霏。
简编有味炉熏永,铃索无声漏箭稀。

123 《发箧得亡友书札》 宋·蔡襄

宿昔重交义,零落今谁存。
旧情留纸札,永恨入丘坟。
世味薄於水,生涯空似云。
抚孤无力及,流泪复何言。

124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宋·蔡襄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
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
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
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

125 《寓居兴化转运廨舍》 宋·蔡襄

病恼连春夏,居閒意味长。
海风生永昼,山雨送微凉。
书帙梅蒸润,衣巾荔实香。
尘缘消遣尽,物我两相忘。

126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宋·晁补之

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
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
居然颜玉雪,及是鬓蓬葆。
碧山已焚鱼,白水初种稻。

127 《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宋·晁补之

去日剧奔骥,新交非曩图。
怜君事业长,蔚若颐生须。
表东海者谁,君世有显儒。
端委论百揆,鞭弭雄千夫。

128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宋·苏辙

宦游阅尽山川胜,归老方知气味真。
歌哭不移身自稳,往还无间语尤亲。
永怀前辈无因见,犹喜诸郎有此人。
千岁展禽风未改,不加雕琢世称珍。

129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 宋·苏辙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
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130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 宋·苏辙

兄诗有味刻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
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
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
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
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
出郊一饭欢有余,去岁此时初到颍。

131 《广福僧智昕西归》 宋·苏辙

老人寄东岩,萧然四无邻。
八尺清冷泉,中有白发人。
婆娑弄明月,松间夜相宾。
平生指庚壬,终老投此身。

132 《九日九日》 宋·曾巩

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霭屏。
已忻庐舍清,未苦裘褐冷。
眠食味尤嘉,起坐日尚永。
虚天照积水,精鉴出幽矿。

133 《清友堂为吕宾峰题》 宋·李吕

恶草不可近,恶虫不可逢。
草有有钩吻,入口裂其胸。
虫中有细腰,虿尾犹铦锋。
人生涉世故,得不戒游从。

134 《喜入杉岭》 宋·李吕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处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135 《閒眠二首》 宋·王之道

乍暖经行久,新凉出浴初。
酒酣春昼永,食饱午钟余。
我懒喜聊复,君閒应乐胥。
年来苦奔走,此味竟何如。

136 《和吕叔恭题和州香林汤》 宋·王之道

新诗等絺绣,文采照座右。
尤怜继绝唱,峥嵘竞高秀。
词源眉山长,句法杜陵旧。
相从今老矣,岂独歌邂逅。

137 《过高台寺》 宋·张栻

着屋悬崖畔,开窗叠嶂秋。
半欹云榭冷,不断石泉流。
茗碗味能永,竹风声更幽。
平生版庵老,得句似此情。

138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宋·张栻

人来人去空千古,花落花开任四时。
白鹤泉头茶味永,山僧元自大曾知。

139 《旅馆三适》 宋·陈造

隽永项上脔,红嫩劣带{劳去力加目}。
彼美大栏君,坐受群毛朝。
鼎湆走真味,正藉松炬烧。
芼我银丝窝,葱鼓巧和调。

140 《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
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
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

* 关于永味的诗词 描写永味的诗词 带有永味的诗词 包含永味的古诗词(1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