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坛的诗词(223首)

61 《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62 《王命》 唐·杜甫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
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
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63 《同题仙游观》 唐·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唐诗三百首游历向往

64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唐·独孤及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
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
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
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

65 《凉州词二首》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边疆地名民族组诗

66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唐·窦牟

有事郊坛毕,无私日月临。
岁华春更早,天瑞雪犹深。
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
翰飞鸳别侣,丛植桂为林。

67 《赠张将军》 唐·杨巨源

关西诸将揖容光,独立营门剑有霜。
知爱鲁连归海上,肯令王翦在频阳。
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
年少功高人最羡,汉家坛树月苍苍。

68 《步虚词二首》 唐·陈羽

汉武清斋读鼎书,太官扶上画云车。
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
楼殿层层阿母家,昆仑山顶驻红霞。
笙歌出见穆天子,相引笑看琪树花。

69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唐·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
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
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70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唐·刘禹锡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
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
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
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71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唐·刘禹锡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
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
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
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72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73 《寺院新竹》 唐·元稹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
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74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次本韵)》 唐·元稹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75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赠诗十四韵》 唐·元稹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
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
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
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

抒情

76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77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唐·白居易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78 《送郑尚书赴兴元》 唐·姚合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
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

79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唐·杜牧

处士有儒术,走可挟车輈.坛宇宽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爱事耕稼,不乐干王侯。
四十馀年中,超超为浪游。
元和五六岁,客于幽魏州。

80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唐·杜牧

处士有儒术,走可挟车輈.坛宇宽帖帖,符彩高酋酋。
不爱事耕稼,不乐干王侯。
四十馀年中,超超为浪游。
元和五六岁,客于幽魏州。

* 关于汉坛的诗词 描写汉坛的诗词 带有汉坛的诗词 包含汉坛的古诗词(2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