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汤寒的诗词(336首)

1 《过温汤》 唐·李治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
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
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
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春天月亮田园

2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唐·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写雨

3 《奉和圣制过温汤》 唐·李贞

凤辇腾宸驾,骊籞次乾游。
坎德疏温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拥,蒸气沼中浮。
林凋帷影散,云敛盖阴收。
霜郊畅玄览,参差落景遒。

4 《奉和圣制过温汤》 唐·杨思玄

丰城观汉迹,温谷幸秦馀。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
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
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
回瞻汉章阙,佳气满宸居。

5 《奉和圣制过温汤》 唐·郑义真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
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
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
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
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

6 《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唐·张说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宫似瑶林匝,庭如月华满。
正赓挟纩词,非近温泉暖。

7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唐·王维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8 《温汤客舍》 唐·刘长卿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9 《苦寒》 唐·韩愈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
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
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
遂令黄泉下,萌牙夭句尖。

10 《题黄山汤院》 唐·李敬方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
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11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唐·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12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诗三百首访友写花梅花月色

13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清·成鹫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寒食节咏史怀古

14 《游黄山题汤院壁》 明·罗洪先

紫翠林中便赤足,白龙潭上看青山。
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15 《汤口》 未知·黄宾虹

朅来汤口意欣欣,卅六奇峰想出群。
松槲千章岩蔽日,林峦四遶磵生云。
乍如琴韵寒泉出,时有茶香午焙闻。
不睹天都真面目,溪桥无语立斜曛。

16 《大阳成汤殿内芝草诗》 宋·刘泳

新构汤祠映碧成,梁间瑞草表虔诚。
也同□□寒光润,气禀元精素南清。
神爵五茎难比□,建□三本未为荣。
烝民共喜嘉祥异,和气时臻□□平。

17 《别汤伯纪》 宋·朱复之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
飘摇乘风来,倏霍搏沙散。
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
之子曷云戾,微阳逼候炭。

18 《题蓟州汤泉》 明·宫人媚兰

寒气逼人眠不得,钟声催月下斜廊。

19 《咏汤婆长句寄谈勿庵勉之共发一笑》 明·龚诩

岁晚江乡雪盈尺,小斋不禁寒气逼。
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浑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温温,伸去缩来随意得。
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余力。

20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宋·王安石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
张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长。
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
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 关于汤寒的诗词 描写汤寒的诗词 带有汤寒的诗词 包含汤寒的古诗词(3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