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汤汤的诗词(340首)

21 《送汤中丞和蕃》 唐·皇甫曾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22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 唐·杜甫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
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
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抒情友人

23 《悼吴兴汤衡评事》 唐·孟郊

君生霅水清,君殁霅水浑。
空令骨肉情,哭得白日昏。
大夜不复晓,古松长闭门。
琴弦绿水绝,诗句青山存。
昔为芳春颜,今为荒草根。
独问冥冥理,先儒未曾言。

24 《题庐山山下汤泉》 唐·白居易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25 《题黄山汤院》 唐·李敬方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
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26 《阿鸨汤》 唐·张祜

月照宫城红树芳,绿窗灯影在雕梁。
金舆未到长生殿,妃子偷寻阿鸨汤。

柳树

27 《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 唐·韦蟾

渭水秦川拂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
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28 《开元杂题七首·汤泉》 唐·陆龟蒙

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
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棹时敲瑟瑟山。

怀才不遇失意

29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唐·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30 《答汤悦》 唐·李建勋

司空犹不作,那敢作司徒。
幸有山翁号,如何不见呼。

31 《献中书汤舍人》 唐·李中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
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
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32 《汤周山》 唐·无名氏

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
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
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
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

33 《与潘述集汤衡宅怀李司直纵联句》 唐·皎然

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
——汤衡
已忘岁月念,载说清闲时。
——潘述

34 《秋日潘述自长城至霅上与昼公、汤评事游集累日…以寄之》 唐·皎然

离念非前期,秋风忽已至。
——潘述
芸黄众芳晚,摇荡居人思。
——皎然

35 《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唐·皎然

喜友称高儒,旷怀美无度。
近为东田诱,遂耽西山趣。
庭有介隐心,得无云泉误。
府公中司贵,频贻咫尺素。

36 《贻李汤》 唐·皎然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
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
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

田园写景喜悦

37 《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唐·皎然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38 《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 唐·皎然

山侣相逢少,清晨会水亭。
雪晴松叶翠,烟暖药苗青。
静对沧洲鹤,闲看古寺经。
应怜叩关子,了义共心冥。

怀古

39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唐·皎然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40 《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 唐·皎然

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
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 关于汤汤的诗词 描写汤汤的诗词 带有汤汤的诗词 包含汤汤的古诗词(3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