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汲深的诗词(230首)

81 《望仙楼》 宋·仇远

九仙山晓。
雾冥冥、一鹤飞来华表。
衔得红云花岛。
双蒂仙桃小。
破罂旋汲香泉,短鑺闲锄春草。
愁种愁深多少。
头白鸳鸯老。

82 《水调歌头(题岳麓法华台)》 宋·侯置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
青鞋黄帽,忄欠与名士共跻攀。
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
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

83 《水调歌头(题岳麓法华台)》 宋·侯置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
青鞋黄帽,忄欠与名士共跻攀。
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
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柳树送别

84 《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清·王闿运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秋天写景回忆

85 《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宋·洪咨夔

去年为君来,明廷峙鸾鹄。
今年为亲归,蚕市苦思蜀。
扶舆出修门,万里宛在目。
大江六月寒,风饱帆数幅。

送别思亲

86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87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游记写景抒情

88 《书法中最喜黄庭坚笔意因而有作》 清·乾隆

羲之称书圣,诸体无不有。
齐梁作者无,李唐推颜柳,惜哉世已远,赝者十之九。
宋元差可寻,翰墨出亲手。

89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90 《烟寺晚钟》 元·陈孚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
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91 《登楼》 元·傅若金

楼上西风吹画屏,楼前秋思满都亭。
金河水去涓涓碧,琼岛云来冉冉青。
近见萧何成第宅,旧闻汲黯在朝廷。
明时进用多英杰,迂腐深惭守一经。

92 《山行》 宋·董嗣杲

山路本无雨,雾滃露点湿。
脚滑几欲缩,举步真如絷。
剉过万千山,云磴莫计级。
更多仙泉甘,潭深绝绠汲。
力疲骨节酸,远眺空伫立。
旷怀无与言,付与诗收拾。

93 《又将放榜》 宋·宋真宗

四海为家宝绪隆,旁求文雅振儒风。
命乡随叶来多士,较艺抡材有泽宫。
簪绂近臣当显任,丝纶深旨论丹衷。
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徇公。
名实岂惟稀鉴内,贤能皆萃网罗中。
儜观翘楚登时用,布政分忧协庶功。

94 《题梅仙山》 宋·陈阐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汲水尚怜春井渠,藏丹犹发夜坛光。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搘筇杖少徜徉。

95 《怀高东溪二首》 宋·陈景肃

凿泉莫太深,太深井难汲。
登山莫太高,太高顶难立。
山顶仰可观,井渊俯可挹。
那知鸿鹄飞,海杳无消息。

96 《立春寄梅坛梅逸老》 宋·范太中

仕路蹉跎又见春,区区深厌走红尘。
未能解脱无穷事,长忆逍遥自在人。
瓦缶汲泉朝灌药,羽衣蒙露夜朝真。
洒然物外清虚境,呼吸淳元养气神。

97 《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宋·方逢振

惠山天下第一泉,阳羡百草不敢先。
二绝独与端石便,不受翠铁黄金煎。
古来风韵擅玉川,日高丈五犹打眠。
山中旧事今不然,石铫不在坡炉砖。

98 《题韩干马》 宋·龚复

奚官小臣职奚为,马饥则秣渴饮之。
龙媒八尺千里姿,雪花被身云陆离。
洼之异种来天池,乘与重惜间驱驰。
河清海晏无盘嬉,壮士老死不得骑。

99 《陆象山先生墓》 宋·郭波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100 《公安》 宋·黄大受

市人屋井底,栋与江堤平。
大江压堤来,浩浩势欲倾。
古堤腾长蛇,独与江争衡。
积流增巨涨,飘突万马惊。

* 关于汲深的诗词 描写汲深的诗词 带有汲深的诗词 包含汲深的古诗词(2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