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书帖的诗词(52首)

1 《右军尚书帖赞》 宋·岳珂

宣和御府皆法书,珍藏直及钟王初。
徒缘绢素少晋储,著定聊复称唐摹。
气全神王断裂余,更有数体同官奴。
百年风尘阅穹庐,回首六阁怀东都。

2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宋·梅尧臣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筹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3 《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宋·黄庭坚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4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谁谓秦淮广,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蔡侯闻之喜,喜色见两颊。

5 《观锺离中散草书帖》 宋·孔武仲

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鰌蛇结。
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
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
锺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

6 《韩献肃古法书诗帖赞》 宋·岳珂

韩氏之宝轴,文献相续,蔚其盈屋。
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忠义之孰为并录。

7 《薛道祖秘阁诗帖赞》 宋·岳珂

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
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

8 《李西台启诗帖赞》 宋·岳珂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
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

9 《沈叡达书简帖赞》 宋·岳珂

书之神韵虽于心,书之汉度必资于学。
分制有法,均停相若,三四合体,上下齐脚,多寡不牵,乃异世作。

10 《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 宋·强至

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
当年一字百金直,异代傥获宜尔珍。
公尝道直不容内,江湖出走刺史轮。
东南挥翰落几郡,在处巨迹刊坚珉。

11 《参寥新秋帖赞》 宋·岳珂

帖中书督字,法当为笃,世间岂有不识字参寥子耶。
应世以文,特师以文,特师之粗,于此乎何拘,维以观其书。

12 《蒋宣卿书简帖赞》 宋·岳珂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13 《英宗皇帝宁字御汉体书赞》 宋·岳珂

惟汉体书,笔法之变。
于帝王中,亦有羲献。
有煜昭陵,蒸云激电。
品冠一神,中寓万善。

14 《黄鲁直食面帖赞》 宋·岳珂

山谷书法,本于天才。
变而成家,如万壑崖。
骨瘦气清,霜寒籁哀。
故其言曰,法安出哉。

15 《咏保母帖》 宋·王易简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
当其翰墨托久计,异哉岁月如前期。

16 《右军安问帖赞》 宋·岳珂

唐人善书者,晨夕临鹅池。
生平安问帖,千古乃见之。
萧斋今为谁,米姓犹可窥。
摹笔得活法,一卷当得师。

17 《王文定省中要津二帖赞》 宋·岳珂

谨严而稳惬,一笔之涉,足寓心法。
淳熙之相业,动守检押。
耳目犹接,列于书籍,百体不乏。
是曰王鲁公之帖。

18 《刘季高书简帖赞》 宋·岳珂

用情之真,视古庶几。
他帖虽不能尽知,笔法皆清而奇。
我标淳风,以戒言诡。

19 《米元间临晋武帝大水帖赞》 宋·岳珂

论帖至晋,书法之祖。
遡晋而西,又举一试。
扑散质寓,意妍态鲁。
禁脔之藏,尚觌真古。

20 《赴亳州教官次韵和中书钱舍人及亳州守晁美叔》 宋·张耒

久知疏慵难应接,勉强一官亲讼牒。
羁穷正似鸠无巢,摆去不如鱼有鬣。
从来书史钝蹊径,更叹诗骚穷事业。
几思狐白易絮纩,羞褫旧服求新夹。

* 关于法书帖的诗词 描写法书帖的诗词 带有法书帖的诗词 包含法书帖的古诗词(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