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目的诗词(310首)

261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宋·方回

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
颜子先四勿,韵冕患不优。
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

262 《闽中郑君炎南仲两魁乡赋比自霅教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鹄袍十万众,两纪知名郑南仲。
妙年官赋甲秋闱,一发辄中仍再中。
岂知天地大变革,原夫八韵竟无用。
虽然改尔亦得力,斗南斗北声价哄。

263 《閒看佛书》 宋·郭印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
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
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
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

264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265 《惠文伯居士请赞》 宋·释崇岳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人天眼目,佛祖冤雠。
香岩下指南作北,剑池上看楼打楼。
机轮妙转一丝头,不得鲵鲸不肯休。

266 《偈颂六十八首》 宋·释法薰

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从上若佛若祖,天下老和尚罪过弥天。
天,天,昨夜山僧针线囊中,打失一文古老钱。

267 《偈颂八十七首》 宋·释慧开

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目前荐得,正好吃拳。

268 《护国嗣本辰老请赞》 宋·释慧开

法身无相,徒吏形容,本来面目,逼寒虚空,浩荡十方能双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269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领血。
凭君子细看,我亦难分雪。
耕者耕未已,种者种不歇。
目望九霄云,谁顾三伏热。

270 《次陈判院韵》 宋·释慧远

谤佗佛法坏佗禅,剑树刀山在目前。
井底乌龟吞夜月,木人回首哭苍天。

271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宋·释惟一

初二出城,归来初五。
十字街头撞见张三,元是山前旧李四。
面目如前,语言如前,语言如故。

272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宋·释惟一

秋风清,秋月白,秋水共长天一色。
不是心外境,亦非目前法。
可中一见便知归,平步广寒攀桂枝。

273 《偈颂一百五十首》 宋·释心月

三种病二种光即不问,且如何是法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74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
先祖时节苦临,处处笙歌乐醉。
也参禅,亦详义,也贫穷,亦富贵。

275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
文殊为体,妙用普贤。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
三株树下,坐断云烟。

276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宋·释印肃

遇祖师,不契玄机道逾疏。
灵知不是目前法,目前无法可名模。

277 《金刚随机无尽颂·善现起请分第二》 宋·释印肃

如是真如是,无□不心地。
触目应菩提,名标法身义。

278 《示徒》 宋·释印肃

未得尘劳息,须依善知识。
若肯慈悲学,发愿施心力。
入泥并入水,莫作闲戏剧。
扬眉动目庭,法身无穷极。

279 《信士画真请赞》 宋·释印肃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祗圆音。
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
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
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

280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 关于法目的诗词 描写法目的诗词 带有法目的诗词 包含法目的古诗词(3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