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民的诗词(166首)

61 《次魏明已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宋·高斯得

玉皇拔西珍,金节抚南服。
雄棱摺荒陬,祥飚扇寒谷。
长孺振河内,相如论巴蜀。
唯昔垂鸿名,于今蹑遐躅。

62 《干丹阳宰乞米》 宋·史千

知君爱物与人民,敢造琴堂诉在陈。
斗水果能相活否,今年犹甚去年贫。

63 《悲二子聊句》 宋·苏舜元

有客自远方,来以二子说。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细缺。
邻人苦其求,翳师久以决。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64 《别永福张景山》 宋·五迈

我友满天下,面交如斗量。
最晚得张子,群中孤凤凰。
秀气分高盖,妙年侔洛阳。
趋向颇近道,才具已老苍。

65 《歌两淮》 宋·员兴宗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66 《贽管竹楼》 宋·赵时韶

天生贤佐福闽州,衮舄荧煌尚墨头。
司马公留民可活,管夷吾在世何优。
东南人物几华屋,今古乾坤一竹楼。
三万卷书三尺剑,男儿事业要伊周。

67 《长安宫女行》 明·韩邦靖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
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
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68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明·魏观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鹜。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69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苏轼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

70 《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宋·苏轼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
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
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

71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宋·苏轼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72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 宋·苏轼

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
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
和熹未圣犹贪位,明德虽贤不及民。
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

73 《异鹊(并叙)》 宋·苏轼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
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
为赋此诗。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74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战争忧国忧民

75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宋·王安石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
去县尚百里,侧身勇前瞻。
萧条烟岚上,缥缈浮青尖。

76 《客自邵武来言王野使君平寇》 宋·戴复古

太守自监军,片胆大如身。
立马斩数贼,犒军捐万缗。
威行千里外,手活一城民。
孰谓书生怯,书生中有人。

77 《湖北上吴胜之运使有感而言非诗也》 宋·戴复古

苍生积衅久,天欲尽杀之。
干戈杀不尽,继以大旱饥。
田野委饿莩,道路纷流离。
众人识天意,不敢加扶持。

78 《泛舟观桃花》 宋·陆游

邻曲一生花里活,村翁疑是古遗民。
初来自被春留住,枉道当时为避秦。

79 《致仕後述怀》 宋·陆游

昔自台郎斥,频年困负薪。
四叨优老禄,十送故乡春。
衰瘁宁知活?萧条敢厌贫。
惟思逢乐岁,击壤学尧民。

80 《闵雨》 宋·陆游

岁秋固多雨,每恨不及时。
黄麈蔽赤日,苗槁已不迟。
踏车声如雷,力尽真何为!天岂不念民,云族风散之。
穷民守稼泣,便恐化棘茨;妻子不望活,所惧尊老饥。
我愿上天仁,顾哀民语悲;鞭龙起风霆,尚继丰年诗。

* 关于活民的诗词 描写活民的诗词 带有活民的诗词 包含活民的古诗词(1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