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色的诗词(675首)

181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唐·皎然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182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唐·皎然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
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
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183 《顾渚行寄裴方舟》 唐·皎然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184 《与谢翱赠答诗》 唐·金车美人

阳台后会杳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空赋别离诗。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花开只片时。
惆怅金闺却归去,晓莺啼断绿杨枝。

185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唐·顾况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
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
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186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唐·顾况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
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
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187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188 《柳(十一首)》 唐·孙鲂

茏葱二月初,青软自相纡。
意态花犹少,风流木更无。
影繁晴陌上,烟重古城隅。
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

189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190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191 《虞美人》 唐·顾夐

晓莺啼破相思梦,帘卷金泥凤。
宿妆犹在酒初醒,翠翘慵整倚云屏,转娉婷¤
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敛。

192 《西江月(一名白蘋香,一名步虚词)》 唐·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烟光远罩轻波。

193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194 《鹪鹩赋》 魏晋·张华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
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彼鹫鹗惊鸿,孔雀翡翠,或淩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
何者?有用于人也。

书信思友

195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196 《破阵乐·露花倒影》 宋·柳永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游春写花写景

197 《醉蓬莱(林钟商)》 宋·柳永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
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
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198 《六么令(仙吕调)》 宋·柳永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
波声渔笛。

写景抒情思念

199 《菩萨蛮(中吕宫)》 宋·张先

簟纹衫色娇黄浅。
钗头秋叶玲珑翦。
轻怯疲腰身。
纱窗病起人。
相思魂欲绝。
莫话新秋别。
何处断离肠。
西风昨夜凉。

200 《醉落魄(林钟商)》 宋·张先

云轻柳弱。
内家髻要新梳掠。
生香真色人难学。
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朱唇浅破桃花萼。
倚楼谁在阑干角。
夜寒手冷罗衣薄。
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

渔人生活抒怀同情

* 关于浅色的诗词 描写浅色的诗词 带有浅色的诗词 包含浅色的古诗词(6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