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浓时的诗词(932首)

601 《陈节妇》 明·王祎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
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

602 《鄞江渔者歌赠陈仲谦》 明·王彝

我昔采药华山峰,群山一视青童童。
或从暮霭见一线,知是鄞江源甬东。
娄东今见披裘者,浮江昔在鄞江中。
钓竿每裁鄮山竹,台笠独染蓬莱松。

603 《题饶孟持所藏赵希远画渚宫图》 明·危进

罨画栏围响屟廊,流苏帐幔郁金堂。
玉龙剩注千钟酒,金鸭浓熏百和香。
院宇鸣秋霜叶赤,轩窗破晓露花黄。
旧时行乐今看画,烟月芦汀雁几行。

604 《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明·杨循吉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
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
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605 《愁(此诗出《湖海耆英》,又见《元音》,是》 明·张彦伦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胸中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浓如野外连天草,乱似空中惹地丝。
除却王侯歌舞地,人间无处不相随。

606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607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明·朱瞻基

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
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
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
祥飚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

608 《用韵寄黄提学》 明·庄昶

秋老青山色更浓,年年此地问元龙。
狂搔短发孤鸿外,病卧高楼细雨中。
诗寄故人如见面,年过五十敢称翁。
何时许作西岩会,一日一壶倾一峰。

609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610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 唐·白居易

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
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
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
溪生者浓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毋丘元

611 《送别》 宋·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612 《雨中看牡丹三首》 宋·苏轼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613 《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614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宋·苏轼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
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卧龙蟠屈半东州,万室鳞鳞枕其股。
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

615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宋·苏轼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616 《申王画马图?或谓为蔡肇作?》 宋·苏轼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
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
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
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617 《送路都曹(并引)》 宋·苏轼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别。
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公惊谢之,曰:“吾过矣,同僚有诗人而吾不知。
”因留而慰荐之。

618 《无题四首》 唐·李商隐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619 《洛妹真珠》 唐·李贺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620 《清平乐·金风细细》 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写风宋词三百首婉约

* 关于浓时的诗词 描写浓时的诗词 带有浓时的诗词 包含浓时的古诗词(9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