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海的诗词(2066首)

841 《王海峰至》 明·赵南星

出饮半醉归,故人在深竹。
街前翻我迎,握手泪欲蔌。
数载此地别,愁苦长块鞠。
自恨发早白,而君白亦速。

842 《夜归洱海道中》 明·郑旦

杳杳空原暮,萧萧旌旆行。
长风吹海暗,新月傍人明。
河影城头堕,秋声塞外生。
客怀频倚剑,时事正论兵。

843 《晓发洱海夕次滨川》 明·郑旦

天高野旷瘴烟收,风急霜繁落木秋。
箐道千盘临戍堡,山城百雉入边州。
诸蕃乐岁休戎马,孤馆频年望斗牛。
夜半角声吹激烈,纷纷凉月照人愁。

844 《寄海上韩杲》 明·郑文康

行尽清溪到水涯,好山环绕故人家。
寥寥一犬柴门外,只隔桥东几树花。

845 《题海云寺》 明·止庵法师

香刹住中流,初疑地若浮。
路从沙际入,帆到树边收。
清磐敲渔夜,新书报橘秋。
洞庭西在望,欲去更迟留。

846 《春日怀海上知己》 明·周玄

洛中无负郭,渭曲久垂纶。
偶值唐生笑,谁怜蔡泽贫。
莺花迷去路,萍梗度芳春。
寥落怀知己,临风泪满巾。

847 《九仙山期海上人不至》 明·周玄

久阙东山赏,烟萝欲卧迟。
金霞寻晓望,玉树候秋期。
九鲤何曾返,三花未可窥。
南归有玄鹤,书此报君知。

848 《蝶恋花(题九月海棠)》 明·朱高炽

烟抹霜林秋欲困,吹破胭脂,便觉西风润。
翠袖怯寒愁一寸,谁家庭院黄昏信。
明月修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佳人鬓。
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849 《营海轩诗》 明·邾经

兵后澄江失敝庐,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旧忆河间渚,营海新题泖上居。
翏渎山横遗战垒,松江水近足羹鱼。
惯闻地与潮声转,时见龙将雨气嘘。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频改日愁予。
螺舟莫厌过从数,我亦羁穷欲著书。

850 《海盐天宁寺作》 明·祝祺

归人征路晚,云里问僧家。
独树临秋水,孤城上暮鸦。
山池芳草没,疏磬夕阳斜。
独坐谈经处,天风送落花。

851 《巡海呈周文郁》 明·邹智

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
昔闻海水如天远,谁放山花似火明。
烟外孤帆风正驶,苔中欹枕梦初醒。
细看斗笠非难制,莫遣乌纱累此生。

852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 唐·岑参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蘺。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853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宋·苏轼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
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
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向玉霄东望,蓬莱暗霭,有云驾、骖风驭。

854 《海棠》 宋·苏轼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55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856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

857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858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子政洵奇逸,妙算穷阴阳。
淮南枕中诀,养炼岁月长。
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859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乱离弃弱女,破冢割恩怜。
宁知效龟息,三岁号穷山。
长生定可学,当信仲弓言。
支床竟不死,抱一无穷年。

860 《和陶读《山海经》》 宋·苏轼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

* 关于海海的诗词 描写海海的诗词 带有海海的诗词 包含海海的古诗词(20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