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凉处的诗词(708首)

161 《庆清朝慢》 宋·詹玉

红雨争妍,芳尘生润,将春都揉成泥。
分明蕙风薇露,持搦花枝。
款款汗酥薰透,娇羞无奈湿云痴。
偏厮称,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162 《游东屯》 宋·关耆孙

呼船渡西嚷,策马行东屯。
犹有竹下屋,依然柴作门。
林深多鸟雀,山对有猱猿。
世隔券尤在,堂非基自存。

163 《游资县东岩》 宋·何景南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164 《白云堂》 宋·黄嗣先

白云留客客不住,云在青山客归去。
回头惭愧清凉人,长共白云闲一处。

165 《凌云台》 宋·李中立

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
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166 《登西湖北楼》 宋·丘濬

澄霁无涯混一区,似开尘纲到华胥。
图抨水墨烟昏处,国占清凉月上初。
云梦泽宽城邑远,华严川好酒胥疏。
祇期摆脱名韁了,来约真仙傍此居。

167 《聚景园宴集》 宋·任希夷

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禁宇。
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间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
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

168 《归云亭》 宋·释仲皎

一从飞出岫,舒卷意何长。
作雨遍天下,乘风归帝乡。
无心怜洒落,到处自清凉。
缥缈来空碧,吟边带夕阳。

169 《雪窗》 宋·张孝伯

先生原是山中客,仅能扬雄一区宅。
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
谁将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
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余力穷跻攀。

170 《留题石堂院》 宋·章师古

何处足清凉,山南古石堂。
溪沙留虎迹,水影上僧房。
万景因深僻,无人为发扬。
侵苦写涩句,笔冻不成行。

171 《句》 宋·赵不敌

春山是处箨龙新,不似清凉绿笋珍。

172 《避暑山亭》 宋·赵良坡

茂林深处散清凉,石罅泉声引兴长。
高挂角巾舒啸傲,炎飚那得到山庄。

173 《张公洞》 明·马愈

悬崖泻红泉,石洞挂钟乳。
仙房碧玉梯,清凉了无暑。
仙人洞口呼,相随看花去。
欲往还自迷,云深不知处。

174 《送顺公还吴》 明·梅鼎祚

自得清凉界,因乘溽暑征。
禅心无住著,游脚有归程。
宛水浮杯小,吴云托钵生。
松枝东向处,知是旧经行。

175 《东林小隐为沈处士题》 明·童轩

小隐东林地,身闲岁月忘。
曲池山倒影,虚阁水生凉。
雨润琴丝慢,风薰药臼香。
羡君清趣好,无梦到岩廊。

176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明·吴志淳

东湖万顷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乡。
《竹枝》调短阿家女,《桃叶》歌长何处郎。
疏林归鸟度花影,近水流萤浮竹光。
东山坐待月已出,不觉凉露沾衣裳。

177 《念奴娇·凭高眺远》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中秋节月亮

178 《念奴骄》 宋·苏轼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179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宋·苏轼

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
得意诗酒杜,终身鱼稻乡。
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180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宋·苏轼

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
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泪垢添丁面,贫低举案蛾。
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

* 关于清凉处的诗词 描写清凉处的诗词 带有清凉处的诗词 包含清凉处的古诗词(7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