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国的诗词(49首)

1 《送杨嗣清国录出倅广汉》 宋·李流谦

岱宗峥嵘乃为岳,丈夫可不志特达。
平生论人每如此,杨子入眼吁为愕。
清班突见颀而长,开口四坐薄晓霜。
自言磈磊不可茹,正须一吐空肝肠。

2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唐·刘长卿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花间五马时行县,山外千峰常在门。
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
知到应真飞锡处,因君一想已忘言。

3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一作国清上人游苏、送溪上人)》 唐·孟郊

波中出吴境,霞际登楚岑。
山寺一别来,云萝三改阴。
诗夸碧云句,道证青莲心。
应笑泛萍者,不知松隐深。

4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唐·皮日休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
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5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唐·陆龟蒙

峰带楼台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湿。
松间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声急。

6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唐·陆龟蒙

峰带楼台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湿。
松间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声急。

7 《送僧归国清寺》 唐·杜荀鹤

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赊。
路沿山脚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
撼锡度冈猿抱树,挈瓶盛浪鹭翘沙。
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写景抒情

8 《冬日暮国清寺留题》 唐·刘昭禹

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
树密风长在,年深像有灵。
高钟疑到月,远烧欲连星。
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

9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唐·皎然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10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宋·赵鼎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
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
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
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11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 宋·戴复古

今朝欲去。
忽有留人处。
说与江头杨柳树。
系我扁舟且住。
十分酒兴诗肠。
难禁冷落秋光。
借取春风一笑,狂夫到老犹狂。

12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诗三百首写花写人

13 《国清寺》 宋·毕士安

三四百年寺,今来国又清。
若非逢圣祚,从自有嘉名。
月殿五峰色,风松十里怕。
不缘君命束,便好脱尘缨。

14 《国清寺》 宋·叶清臣

绀宇初成国已清,千灵慈护属仁明。
山僧了得真空观,好续炉薰傲太平。

15 《寄国清处谦》 宋·赵湘

三江风浪隔天台,想见当时赋咏才。
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余事出山来。
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
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16 《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卷 桐花道人吴国良雪中》 元·顾阿瑛

留玉山中数日,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万壑雷琴,听清癯生陈维允弹石泉流水调,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虚室生白,尘影不动,清思不能已已。
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书以赠之,且邀座客郯云台同和,时至正十年腊月二十二日也凤箫声度。
十二瑶台暮。
开遍琼花千万树。

17 《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吴国良卷》 元·石岩

吴郎丰度。
邂逅春城暮。
暖日晴云花满树。
恰似故人诗句。
坐中翔凤飞霞。
来寻弄玉仙家。
说与江州司马。
泪痕只为琵琶。

18 《晓发天台国清寺至螺溪钓艇》 近代·郁华

每逢胜境便勾留,稳藉篮舆作卧游。
画幛千林悬晚翠,风帘一桁破晴幽。
峰遮月角云低堕,石束山腰水倒流。
不信螺溪深百折,壑中藏得钓鱼舟。

19 《题国清寺》 宋·刘知过

野人游遍天台寺,究竟招提此最奇。
十里远排清荫入,五峰如按画图窥。
隋初便有高僧传,火后都亡过客诗。
重到定知非远约,岸巾高处立多时。

20 《夜宿国清寺题更好堂》 宋·沈揆

堆案文书在眼边,身闲俱是好林泉。
乞渠解褐休双足,为结□中饱睡缘。

* 关于清国的诗词 描写清国的诗词 带有清国的诗词 包含清国的古诗词(4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