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滉滉的诗词(103首)

61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翠漪亭》 宋·司马光

雕檐日华动,滉瀁照漪涟。
四月芰苛满,不似在穷边。

62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元·元好问

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
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涉远心先倦,冲寒酒易消。
红尘忘南北,渺渺见长桥。

63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宋·梅尧臣

虚云临滉漾,桥势对隆穹。
环佩佳人去,汀洲翠带空。
橘船过砌下,兰栋起云中。
欲问芳菲地,吴王一废宫。

64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宋·梅尧臣

朱樱再食双盘日,紫禁重颁四月时。
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味兼羊酪何由敌,豉下莼羹不足宜。
原庙荐来应已久,黄莺犹在最深枝。

65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宋·蔡襄

滉白新牋卷線稜,刮青纤竹缠红藤。
可怜子夜书帷下,一片圆光得未曾。

66 《再用韵和陈伯比二首二》 宋·晁补之

筑台危可瞰垧牧,朝来小雨犹十上。
虽无峻岭有修竹,不减山阴同放浪。
青门正尔堪邵平,云中何必须魏尚。
小池更广勿近墙,畏与浊渠同滉漾。

67 《滕王阁》 宋·苏辙

客従筠溪来,欹仄困一叶,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
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68 《滕王阁》 宋·苏辙

客从筠溪来,欹仄困一叶。
忽逢章贡余,滉荡天水接。
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69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 宋·苏辙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7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冰池》 宋·苏辙

水深冰亦厚,滉荡铺寒玉。
好在水中鱼,何愁池上鹜。

7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伤足》 宋·苏辙

少年谬闻道,直往寡所疑。
不知避碍险,造次逢颠危。
中岁鲍忧患,进退每自持。
长存鄙夫计,未免达士嗤。

72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宋·苏辙

山色潮声四面来,城中金碧烂成堆。
不愁门外严扃锁,终日凭栏未拟回。
湖色苍苍日向斜,烟波万状不容滉。
画船人去浮红叶,石径僧归蹑白蛇。

73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 宋·苏辙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74 《送张正彦法曹》 宋·苏辙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75 《寄济南守李公择》 宋·苏辙

岱阴皆平田,济南附山麓。
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分流绕涂巷,暖气烝草木。
下田满粳稻,秋成比禾菽。

76 《次迟韵复雪》 宋·苏辙

老人怕寒愁早作,夜闻飞霰知相虐。
粟车未到泥复深,场薪欲尽心惊愕。
山川滉荡势如海,孤舟一叶知安泊。
山中故人消息断,欲问有无隔溪壑。

77 《思贤堂》 宋·苏辙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78 《京师送王颐殿丞》 宋·苏辙

忆游长安城,皆饮母卿宅。
身虽坐上宾,心是道路客。
笑言安能久,车马就奔迫。
城南南山近,胜绝闻自昔。

79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四冰池》 宋·苏辙

水深冰亦厚,滉荡铺寒玉。
好在水中鱼,何愁池上鹜。

80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宋·苏辙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 关于滉滉的诗词 描写滉滉的诗词 带有滉滉的诗词 包含滉滉的古诗词(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