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漏风的诗词(1497首)

1 《升僊桥遇风雨大至憩小店》 宋·陆游

触热真疑堕火灰,雨如飞镞亦佳哉!空江鱼鳖从龙起,平野雷霆拥马来。
正怪横吹屋茅尽,俄闻下击涧松摧。
晚来日漏风犹急,卧看柴扉阖复开。

2 《财昏》 宋·陈造

师昏古所辞,财昏今不耻。
传祀合二姓,古者贵由礼。
四德五可外,货贿亦末尔。
民风日就颓,舍此争校彼。

3 《和黄充实春尽游南山》 宋·陈师道

逐胜阙勇功,饯春无少色。
出门欲何向,坂丸随所击。
百年余几何,十步复一息。
同来二三子,楚楚颇修饰。

4 《冬日山居好十首》 宋·舒岳祥

冬日山居好,茅茨不漏风
山厨蒸芋栗,野径扫风蓬。
嫩酒篘初白,寒灰拨暂红。
编氓吾未免,杜老屡囊空。

5 《咏破帘》 唐·乔氏

漏风声罢,绳持也不禁。
一从经落后,无复有贞心。

6 《题朱陵观三首》 宋·张明中

欹窗颺飋漏风声,坏壁斜斜半草行。
莫怨空斋对尘榻,碧油幢下是书生。

7 《鹦鹉曲 泣江妇》 未知·冯子振

曹娥江主婆娑住。
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夏侯瞒智肖杨修,强说不多来去。
怕文章泄漏风光,谜语到难开口处。

8 《省中直宿》 明·吕高

疏星历历露为霜,独宿瑶宫夜未央。
树色暗浮天仗外,香烟遥接御炉傍。
钧天月上闻长乐,玉漏风移出建章。
不遇武皇行幸日,空怜头白滞为郎。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初中古诗秋天写风励志忧国忧民

10 《冬夜集赋得寒漏》 唐·皇甫冉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11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唐·杨巨源

沈沈延阁抱丹墀,松色苔花颢露滋。
爽气晓来青玉甃,薰风宿在翠花旗。
方瞻御陌三条广,犹觉仙门一刻迟。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12 《西风》 唐·白居易

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
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熟衣。
浅渠销慢水,疏竹漏斜晖。
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鹤归。

13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 唐·姚合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
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
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
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
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14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 唐·姚合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
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
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
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
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15 《府试风雨闻鸡》 唐·李频

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
在暗长先觉,临晨即自鸣。
阴霾方见信,顷刻讵移声。
向晦如相警,知时似独清。
萧萧和断漏,喔喔报重城。
欲识诗人兴,中含君子情。

16 《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 唐·徐铉

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
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
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
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送别思乡愁苦

17 《太清宫闻滴漏》 唐·严巨川

玉漏移中禁,齐车入太清。
渐知催辨色,复听续馀声。
乍逐微风转,时因杂珮轻。
青楼人罢梦,紫陌骑将行。
残魄栖初尽,馀寒滴更生。
惭非朝谒客,空有振衣情。

唐诗三百首怀古感叹

18 《清风戒寒》 唐·无名氏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
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晓拂轻霜度,宵分远籁攒。
稍依帘隙静,遍觉座隅寒。
乍逐惊蓬振,偏催急漏残。
遥知洞庭水,此夕起波澜。

19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 一作:梦里)

宋词三百首写风写雨抒情人生

20 《更漏子》 唐·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写景怀人

* 关于漏风的诗词 描写漏风的诗词 带有漏风的诗词 包含漏风的古诗词(14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