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漾清的诗词(334首)

81 《望岳三首·其三》 唐·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写山

82 《屏迹三首》 唐·杜甫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83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84 《宴湖上亭作》 唐·元结

广亭盖小湖,湖亭实清旷。
轩窗幽水石,怪异尤难状。
石尊能寒酒,寒水宜初涨。
岸曲坐客稀,杯浮上摇漾。

85 《江行》 唐·戴叔伦

漾舟晴川里,挂席候风生。
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
自顾疏野性,屡忘鸥鸟情。
聊复于时顾,暂欲解尘缨。
驱驰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86 《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 唐·权德舆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
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
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87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 唐·权德舆

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

88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 唐·权德舆

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
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
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
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
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
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
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春天郊外抒情

89 《岳阳楼别窦司直》 唐·韩愈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
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90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唐·韩愈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对日犹分势,腾天渐吐灵。
未高烝远气,半上霁孤形。
赫奕当躔次,虚徐度杳冥。

91 《咏雪赠张籍》 唐·韩愈

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
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
座暖销那怪,池清失可猜。
坳中初盖底,垤处遂成堆。

92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唐·柳宗元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93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唐·柳宗元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朱唇掩抑悄无声,金簧玉磬宫中生。
下沉秋火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羽觞荡漾何事倾。

94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唐·刘禹锡

深春风日净,昼长幽鸟鸣。
仆夫前致词,门有白面生。
摄衣相问讯,解带坐南荣。
端志见眉睫,苦言发精诚。

95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唐·刘禹锡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漾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96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97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唐·刘禹锡

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
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
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送别友情

98 《洞庭秋月行》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99 《伤秦姝行》 唐·刘禹锡

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
南宫仙郎下朝晚,曲头驻马闻新声。
马蹄逶迟心荡漾,高楼已远犹频望。

100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唐·刘禹锡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
苞蔵成别岛,沿浊致清涟。
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

* 关于漾清的诗词 描写漾清的诗词 带有漾清的诗词 包含漾清的古诗词(3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