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牒书的诗词(106首)

21 《书赵集贤诗翰后》 宋·宋无

九天宫嵌基嵯峨,公昔骑龙上大罗。
文在玉堂多焕烂,泪轻铜狄一滂沱。
原陵禾黍悲郑镐,人物风流继永和。
今日吴牒拜遗墨,只堪衰怨不堪歌。

22 《星源县斋书事》 宋·喻良能

冬仲弭征辔,欻焉及新春。
饱吃番阳饭,细治星源民。
星源故自佳,民俗良易驯。
不嫌聋丞愚,翻爱假令真。

23 《读书》 宋·袁说友

宦牒刚驰逐,篇章半扫除。
稍寻无事日,重理旧诗书。
笔砚寒灯寂,轩窗昼景舒。
政须堂下问,糟粕意何如。

24 《再游南华临出门书记妙莹献绝句索留题赋两篇》 宋·曾丰

诗数江西派,禅归岭表宗。
他宁无出手,终莫敢当锋。
欠子广长舌,资吾磊块胸。
打包随牒迹,岂料适相逢。

25 《赠玉牒道人二首》 宋·曾丰

过情君勿许迁除,屈指吾年六十余。
晚景固犹多假日,全工仅可了残书。

26 《舟中书怀》 宋·曾丰

孤篷转徙空随牒,一出侵寻费三月。
厌从梦境作寄居,欲赴鸥群填见阙。
我且戒涂儿挽之,裹粮又趁蒲帆西。
初心犹幸江神信,后计不教儿女知。

27 《道家四首奉敕撰》 唐·张说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
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
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28 《萼绿华歌》 唐·韦应物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
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萧条兮驾龙车。
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玉斧家。

29 《送李兵曹赴河中》 唐·钱起

能荷钟鼎业,不矜纨绮荣。
侯门三事后,儒服一书生。
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
骊珠难隐耀,皋鹤会长鸣。

30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 唐·权德舆

晋季天下乱,安丘佐关中。
德辉霭家牒,侯籍推时功。
簪缨盛西州,清白传素风。
逢时有舒卷,缮性无穷通。

31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侯继时从王谔辟)》 唐·韩愈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
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
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
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

32 《早春病中》 唐·张籍

羸病及年初,心情不自如。
多申请假牒,只送贺官书。
幽径独行步,白头长懒梳。
更怜晴日色,渐渐暖贫居。

33 《杜陵叟》 唐·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乐府农民生活忧国忧民

34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唐·白居易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阴署。
忆我苏杭时,春游亦多处。
为君歌往事,岂敢辞劳虑。
莫怪言语狂,须知酬答遽。

写人歌颂言志

35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36 《三不为篇》 唐·海顺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37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38 《北山移文哨遍》 宋·王安中

嵩少为仕宦捷径者,读而羞之,是足为勇退者之鼓吹。
阳翟蔡侯原道,恬于仕进。
其内吕夫人有林下风。
相与营归欤之计而未果,则嘱予以此文度曲,且朝夕使家童歌之,亦可想见泉石之胜。

39 《水龙吟(庆王诞辰)》 宋·曹勋

傍阶红药,新梢翠竹,榭阁薰风静。
维神降岳,维熊占梦,姿仪玉聘。
金殿趋庭,禁严衣彩,寝门温靖。
是宗藩帝子,天潢宝牒,当神武、侍明廷。

40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 宋·李曾伯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 关于牒书的诗词 描写牒书的诗词 带有牒书的诗词 包含牒书的古诗词(1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