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牧民的诗词(213首)

101 《盘石》 宋·林岊

卷烟阁西官道长,一水东注襟沧浪。
山连踞虎岩如屋,栈接飞鸾石作梁。
田野四时歌乐土,关何千里隔蛮乡。
我来九载叨民牧,亿万斯年说太康。

102 《留题涪州石鱼》 宋·刘忠顺

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
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
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103 《次韵梁尉秦碑》 宋·莫济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104 《越问·驻跸》 宋·孙因

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
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
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
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

105 《昭惠庙黄柏歌》 宋·王该

四明之山东南雄,中有古柏高巃嵷。
霜凌雪犯势不屈,斡直不与凡柯同。
几十围,几千尺,踞隆岩兮盘巨石。

106 《送杨舒州》 宋·卫博

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
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

107 《寄曾使君》 宋·谢伋

江色城霞气象新,中兴岳牧用诗人。
争趋画戟高门地,窃伏荒山涨海濒。
敢望车鱼延传舍,先持笺简具州民。
猿惊鹤讶知吾意,欲醉双岩堂上春。

108 《成都书事百韵》 宋·薛田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
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

109 《东州逸党》 宋·颜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绝乖离。
地之有常理,沈潜无变亏。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轨仪。
三才各定位,万古永不移。

110 《梅林八景总咏》 宋·叶梦鼎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贤迹,方寺钟声育善音,桃源击鼓评民籍。

111 《庐州诗》 宋·张祁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112 《南湖书院》 宋·赵汝譡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载倚修堤,三吴达高涂。
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
濬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

113 《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 元·陈基

高侯别我钱塘去,雨暗江城秋欲暮。
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交如有素。
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
楚公宾客君最先,日把诗书佐神武。

114 《送张伯任都谏阅视固原》 明·冯琦

壮士常慷慨,懦夫多局促。
男儿志万里,取别无踯躅。
念从去年秋,虏骑公南牧。
关门日以开,胡行一何速。

115 《夜雨叹》 明·顾璘

朔风吹雨西北来,南山昼晦夜不开。
寒声悲凄杂霰落,暮色黯惨兼云回。
仰窥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极弥黄埃。
群鸡啁啾登树语,城角断续余音哀。

116 《袁抑之黄门防秋师还》 明·皇甫冲

秋风瑟瑟吹旌竿,廷臣护军西出关。
满饮卮酒谢知己,擒戎只在笑谈间。
忆昔胡马辽阳入,长屯短戍无完壁。
烽火夜照蓬莱宫,黎民半死长安陌。

117 《送钱受之侍郎枚卜罢归一篇(崇祯元年)》 明·茅元仪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
岂无师保,束此宁人。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
大木将拔,先剪厥阴。

118 《题任少监百马图》 明·梦观法师

敦煌水涸龙驹伏,未央厩前秋草绿。
驴驼负石玉门关,旧苑空馀三十六。
忆昔高皇马百匹,騊駼车府无监牧。
只留太仆掌天闲,不许田驽食民谷。

119 《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明·魏观

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
溪流渺无涘,闤阓入烟浦。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

120 《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明·朱椿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
我疆我理,俾民以康。
靡言匪衣,靡善匪得。
阅士孔多,我敬希直。

* 关于牧民的诗词 描写牧民的诗词 带有牧民的诗词 包含牧民的古诗词(2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