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瓢声的诗词(142首)

21 《笙》 唐·张祜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22 《笙》 唐·张祜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23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唐·朱庆馀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24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珪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25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唐诗三百首写景送别

26 《醉歌》 唐·温庭筠

檐柳初黄燕新乳,晓碧芊绵过微雨。
树色深含台榭情,莺声巧作烟花主。
锦袍公子陈杯觞,拨醅百瓮春酒香。

27 《敬答李先生》 唐·温庭筠

七里滩声舜庙前,杏花初盛草芊芊。
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轻纶野水天。
不为伤离成极望,更因行乐惜流年。
一瓢无事麛裘暖,手弄溪波坐钓船。

28 《秋夕与王处士话别》 唐·崔涂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
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29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30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 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
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31 《添春色》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
衾冷梦寒窗晓。
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
半缺癭瓢共舀。
觉健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32 《祝英台近》 宋·辛弃疾

代对,意甚美矣。
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33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 宋·吴文英

一声玉磬下星坛。
步虚阑。
露华寒。
平晓阿香,油壁碾青鸾。

34 《台城路(游北山寺别本作雪窦寺访同野翁日东岩)》 宋·张炎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
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
流泉喷薄。
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

35 《甘州(寄李筠房)》 宋·张炎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36 《蝶恋花(快阁)》 宋·严仁

杰阁青红天半倚。
万里归舟,更近阑干舣。
木落山寒凫雁起。
一声渔笛沧洲尾。
千古文章黄太史。
虱虱高风,长照冰壶里。
何以荐君秋菊蕊。
癯瓢为酌西江水。

答别感时抚事抒志

37 《水调歌头(寿段知事·时方旱,祈雨大作)》 宋·胡幼黄

有喜君初度,风雨作秋声。
连旬烈日,稻畦麦垅欲扬尘。
好是天瓢在手,笑把君龙呵叱,四野注如倾。
勃勃生意满,翠浪涌纵横。

回忆生活

38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金朝·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元宵节游玩

39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冬天写景抒情

40 《送王含秀才序》 宋·韩愈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

送别序文

* 关于瓢声的诗词 描写瓢声的诗词 带有瓢声的诗词 包含瓢声的古诗词(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