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瓢声的诗词(142首)

61 《社庙观巫师降神》 明·张璨

灵风吹坛毛发竖,老巫跳踉作神语。
千轮万马空中来,东海神君许行雨。
急酾椒酒祭神兵,黑旗鋋日阴云兴。
鼓声冬冬未彻鸣,纸钱灰湿天瓢倾。
须臾雨歇神归去,神鸦犹噪坛前树。

62 《石翁见寄次韵》 明·庄昶

万里长风击楫歌,了无此梦挂烟萝。
溪山到脚长嫌少,车马临门不爱多。
瓢挂村梢风淅历,鹤巢松盖梦蹉跎。
一声引子《渔家傲》,两两三三唱隔波。

63 《寄卢少卿》 唐·白居易

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

64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65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66 《虎跑泉》 宋·苏轼

金沙泉涌雪涛香,洒作醍醐大地凉。
倒浸九天河影白,遥通百谷海声长。
僧来汲月归灵石,人到寻源宿上方。
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

67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圭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诗曰:鞗革金厄,盖小环。

68 《悼王致处士》 宋·王安石

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
老妻稻下分遗秉,弱子松间拾堕樵。
岂有声名高後世,遂无饘粥永今朝。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

69 《山行》 宋·陆游

七十衰翁短鬓斑,药瓢藤杖伴清闲。
平生恶路羊肠阪,晚岁羸躯饭颗山。
一寸塔余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
往来处处皆奇绝,莫道先生兴尽还。

70 《感事》 宋·陆游

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
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71 《步虚》 宋·陆游

一瓢小如茧,芳醪溢其中,醉此一市人,吾瓢故无穷。
不言术神奇,要是心广大;觞豆有德色,笑子乃尔隘。
岳阳楼中横笛声,分明为子说长生。
金丹养成不自服,度尽世人朝玉京。

72 《晚游东园》 宋·陆游

药瓢藜杖合施行,独往山林已歃盟。
傍水断云含暮色,拂檐高竹借秋声。
痴人自作浮生梦,腐骨那须後世名。
莫笑吟哦无阙日,老来未尽独诗情。

73 《寄酬曾学士学宛陵先生体比得书云所寓广教僧》 宋·陆游

庭中下乾鹊,门外传远书,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
开缄展矮纸,滑细疑卵肤。
首言劳良苦,後问逮妻孥,中间勉以仕,语意极勤渠。
字如老瘠竹,墨淡行疏疏。

74 《翰林权直罢归和朱约山韵》 宋·文天祥

闲云舒卷无声画,醉石敲推一色棋。
试问挂瓢栖碧洞,何如襆被卧彤闱。
梦中芳草还成路,别后黄花又是时。
羞杀今年堂上燕,片心寄与雁南飞。

75 《赠张嘉甫》 宋·张耒

浮舟大江里三千,归握先陇清淮壖。
杜门古寺厌岑寂,梦寐清颍如家山。
汝阴昔谬称刺史,自愧何术苏恫瘝。
平生为吏甘贱拙,敢作蟊贼伤民田。

76 《写真自赞五首》 宋·黄庭坚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於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77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宋·黄庭坚

执戟老翁年七十,人看生理亦无聊。
草玄事业窥周易,作赋声名动汉朝。
今见远孙勤翰墨,还持遗藁果箪瓢。
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
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78 《奉答子高见赠十韵》 宋·黄庭坚

柳径雨著绵,竹斋风陨箨。
屏处人事少,晴余鸟声乐。
诗卷堕我前,谓从天上落。
君有古人风,诗如古人作。

79 《次韵答常甫世弼二君不利秋官郁郁初不平故予》 宋·黄庭坚

鹏翼将图南,垂天上扶摇。
飞飞寻常闲,深树乘风蜩。
大观与小智,从事不同条。
扬雄老执戟,金张珥汉貂。

80 《寄太素高士》 元·王冕

我昔扁舟上耶溪,寻君直过丹井西。
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
楼殿玲珑金碧涌,钟声不出松云重。
老猿掬涧山影乱,翠禽啄露岩花动。

* 关于瓢声的诗词 描写瓢声的诗词 带有瓢声的诗词 包含瓢声的古诗词(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