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疏服的诗词(186首)

1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宋·史达祖

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

春天忆旧悼亡

2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3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寓理

4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5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欲袖》 宋·陈元晋

手疏宜归十,心知昨梦非。
鸿冥空费弋,鸥舞早知机。
风急推潮落,云闲剩雨归。
攀辕多少泪,海岩湿斜晖。

6 《送王去非服除造朝》 宋·刘宰

疾风吹雨洗尘寰,北渚津头水没滩。
千里送君黄鹄举,一生笑我白鸥閒。
清名已至云霄上,逸气还弃宇宙间。
此去西湖重回首,淡烟疏柳认孤山。

7 《饯王晙巡边》 唐·李隆基

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
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
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

8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唐·许敬宗

玄塞隔阴戎,朱光分昧谷。
地游穷北际,云崖尽西陆。
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
寰区无所外,天覆今咸育。

9 《南山下旧居闲放》 唐·张九龄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10 《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 唐·苏颋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
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
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
徂晖一不借,空有赐东园。

11 《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唐·崔泰之

吾族白眉良,才华动洛阳。
观光初入仕,应宿始为郎。
飞萤玩书籍,白凤吐文章。
海卿逾往雅,河尹冠前张。

12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 唐·卢僎

风后轩皇佐,云峰谢客居。
承恩来翠岭,缔赏出丹除。
飞盖松溪寂,清笳玉洞虚。
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古文观止议论寓理

13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唐·储光羲

直道时莫亲,起羞见谗口。
舆人是非怪,西子言有咎。
诬善不足悲,失听一何丑。
大来敢遐望,小往且虚受。

牡丹

14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唐·储光羲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15 《朝邑蔡主簿期不会二首》 唐·储光羲

下位日趋走,久之宾会疏。
空迟偶词赋,所愧比园庐。
朝念池上酌,暮逢林下书。
方将固封守,暂欲混畋渔。

16 《同张侍御宴北楼》 唐·储光羲

今之太守古诸侯,出入双旌垂七旒。
朝览干戈时听讼,暮延宾客复登楼。
西山漠漠崦嵫色,北渚沉沉江汉流。

17 《奔亡道中五首》 唐·李白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18 《哀王孙》 唐·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唐诗三百首乐府叙事抒情写鸟

19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唐·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咏物议论借古讽今

20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唐·杜甫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
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
乱离心不展,衰谢日萧然。

* 关于疏服的诗词 描写疏服的诗词 带有疏服的诗词 包含疏服的古诗词(1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