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姓家的诗词(193首)

141 《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 宋·黄庭坚

少时草圣学锺王,意气欲齐韦与张。
家藏古本数十百,千奇万怪常搜索。
今得君家一卷书,始觉辛勤总无益。
移灯近前拭眼看,精神高秀非人力。

142 《江城子 赋牡丹(原无题,据凌张诸本补)》 元·元好问

姚家池馆魏家邻。
上番春。
姓名新。
倾国倾城,为雨复为云。

143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宋·李弥逊

胡尘暗中原,大驾巡江都。
春风遂南渡,百避咸奔趋。
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微生本萍奇,宁复安吾庐。

144 《喜三十二北来》 宋·晁公溯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
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
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璵璠。
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145 《喜赵宾旸杨华父两儿两女互姻》 宋·方回

十年役严陵,心服赵宾旸。
绝口不方贫,其气常扬扬。
一诵贯千古,一醉举百觞。
俗士或近之,白眼视昊苍。

146 《过袁村》 宋·袁说友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家派,一经立门户。
安用黄金籯,守此青简蠹。
庶几亢吾宗,百世传儒素。
作诗示云来,聊并城南句。

147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148 《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唐·刘长卿

关西杨太尉,千载德犹闻。
白日俱终老,清风独至君。
身承远祖遗,才出众人群。
举世贪荆玉,全家恋楚云。

149 《春六十韵》 唐·元稹

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
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

150 《题黄山汤院》 唐·李敬方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
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151 《经范蠡旧居》 唐·张蠙

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
他人不见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152 《鹧鸪天》 宋·向子諲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
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
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
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

153 《水龙吟(寿王漕,是日冬至)》 宋·京镗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
谁将天上麒麟,钟作人间英秀。
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
问西川父老,新来喜跃,缘何事、曾知否。

宋词精选妇女伤别感叹青春

154 《兰陵王》 宋·辛弃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
其色如玉,光润可爱。
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
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

155 《贺新郎(游西湖和李微之校勘)》 宋·吴泳

一片湖光净。
被游人、撑船刺破,宝菱花镜。
和靖不来东坡去,欠了骚人逸韵。
但翠葆、玉钗横鬓。

156 《念奴娇(二和)》 宋·刘克庄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_,百年栖托于此。

古诗三百首赞颂儿童

157 《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衙,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

158 《水调歌头 庆翰长生朝》 元·胡祗*

千古大名下,五福几人全。
相如妙龄词赋,一降冠群贤。
姓字家传户说,丰表芒寒色正,星日丽青天。
朱服赤墀里,绿发玉堂仙。

159 《淳熙内禅颂》 宋·王子俊

太初冥冥,孰究孰营。
羲仪图之,靡丽於成。
有圣惟勋,疏之瀹之。
斧其不条,而荒度之。

160 《题阎立本十八学士图》 宋·郑昺

阎公十八学士图,当时妙笔分锱铢。
惜哉名姓不题别,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马一匹驴,五士无马应直庐。
五鞍施狨乃禁从,长孙房杜王魏徒。

* 关于百姓家的诗词 描写百姓家的诗词 带有百姓家的诗词 包含百姓家的古诗词(1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