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印的诗词(599首)

561 《游承天寺海翁首座相与登月台因过方丈》 宋·丘葵

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败人清。
牵丝聊作逢场戏,举眼那知得月明。
寂外幡幢皆古意,堂边萱草自秋声。
因过方寸观心印,见得泥牛入海行。

562 《九祖赞》 宋·释崇岳

半生足不履地,轩知路遍天涯。
得个冬瓜印子,至今自目瞠口呿。

563 《偈颂一百零四首》 宋·释绍昙

云收麦垄,水足秋田。
茧缲白雪,莺弄朱弦。
无象太平还有象,蒉桴土鼓乐尧年。
谁知声色里,心印是渠传。

564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宋·释绍昙

杨岐驴弄蹄,天衣雁沉影。
两个老无知,语不分邪正。
何似火炉头话,无主无宾。
是非审定,不违法印。
我王库内岂有是刀哉。
古今多少人以橘皮为火,纷然错认。
哑,列灰煨杀谁深省。

565 《哀梅麓楼寺丞》 宋·释文珦

道与时人背,多因得所深。
文章知古印,忠孝一生心。
棘冷难承泽梅残只在林。
空门翻有泪,断断是知音。

566 《閒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宋·释文珦

予生驽且钝,良御谩加鞭。
蹇步常居后,长途靡克前。
於焉辞里塾,竟尔向林泉。
鲁诰方擩哜,真乘又赜研。

567 《寄林弓寮》 宋·释文珦

暗数鸣弦日,知君已及瓜。
水光浮县郭,山色满樵家。
讼简迟开印,庭空早放衙。
传来多美政,不独种桃花。

568 《开光明藏疏》 宋·释心月

佛祖亲传真命脉,橘洲笔底发渊源。
郁乎光焰十万丈,只贵知音一印传。

569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
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
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

570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
心边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
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
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

571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
文殊为体,妙用普贤。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
三株树下,坐断云烟。

572 《偈颂十四首》 宋·释印肃

君不见烂柯仙,一局知他几度年。
自出洞来谁作对,未曾学手早赢先。
高不高,玄不玄,默然轻转不能言。
得失都卢无个事,一时收拾华堂前。
若人要问消息,落落真风印碧天。

573 《偈颂十四首》 宋·释印肃

骊珠一颗印千峰,越古腾今处处通。
元禅道贯纤毫绝,方知佛法不曾穷。
孤云片片标心法,野鹤翘松表自容。
千眼难观谁解见,赤幡直下起清风。
妙觉十方无影像,灵知三界绝行踪。

574 《颂十玄谈·达本》 宋·释印肃

雪山深处我非忘,百一十城印普光。
弥勒楼开通线道,方知腊雪似春霜。

575 《信士画真请赞》 宋·释印肃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祗圆音。
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
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
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

576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577 《普庵歌》 宋·释印肃

祝个普庵纯宝贝,妙慧庄严真畅快。
无门为户到人稀,万里神光圆顶盖。
非相身,无不在,体露堂堂声色外。

578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宋·释印肃

老庐得了不传衣,后代儿孙切莫疑。
衣法亲传两不是,心心心印了无知。

579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主中之主天中天。
家势金轮万代传。
退步不居尊贵位,借功却作诞生缘。
廓虚印上无瑕垢,明白机头有转旋。
劫数不能知寿量,湛存象外自绵绵。

580 《颂古一百则》 宋·释正觉

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
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
印前恢廊兮,元无鸟篆虫文。

* 关于知印的诗词 描写知印的诗词 带有知印的诗词 包含知印的古诗词(5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