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底的诗词(1612首)

81 《杂曲歌辞·出门行》 唐·元稹

兄弟同出门,同行不同志。
凄凄分岐路,各各营所为。
兄上荆山巅,翻石辨虹气。
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

82 《杂曲歌辞·古别离》 唐·李益

双剑欲别风凄然,雌沉水底雄上天。
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
古来万事皆由命,何用临岐苦涕涟。

83 《过东山谷口》 唐·卢照邻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84 《孤松篇》 唐·刘希夷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澹艳烟雨姿,敷芬阳春陌。
如何秋风起,零落从此始。
独有南涧松,不叹东流水。

85 《夜宴安乐公主宅》 唐·卢藏用

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
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86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唐·王维

纱帽乌皮几,闲居懒赋诗。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灵寿君王赐,雕胡弟子炊。
空劳酒食馔,持底解人颐。

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思乡

87 《愚公谷三首(青龙寺与黎昕戏题)》 唐·王维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
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
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88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 唐·王维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89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唐·李颀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90 《鲛人歌》 唐·李颀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
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
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

91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唐·刘长卿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唐诗三百首冬天边塞

92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93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94 《尚书都堂瓦松》 唐·李华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95 《古蛾眉怨》 唐·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乐府神话抒情

96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97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98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99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乐府边塞组诗

100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唐·李白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

* 关于知底的诗词 描写知底的诗词 带有知底的诗词 包含知底的古诗词(16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