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灶的诗词(213首)

1 石灶》 宋·孙应时

石灶沧潭上,烹茶定几回。
舟人因记得,俗客未经来。

2 《石鼓寺晚归》 宋·李新

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恬。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
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

3 《题玉隆宫壁》 宋·白玉蟾

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4 《过方丈园亭》 明·王稚登

旧别雪鳞鳞,重来及仲春。
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

5 《石淙》 唐·李峤

羽盖龙旗下绝冥,兰除薜幄坐云扃。
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
金灶浮烟朝漠漠,石床寒水夜泠泠。
自然碧洞窥仙境,何必丹丘是福庭。

6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唐·王维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7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唐·钱起

三峰花畔碧堂悬,锦里真人此得仙。
玉体才飞西蜀雨,霓裳欲向大罗天。
彩云不散烧丹灶,白鹿时藏种玉田。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8 《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唐·刘禹锡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9 《夜宿黑灶溪》 唐·张籍

夜到碧溪里,无人秋月明。
逢幽更移宿,取伴亦探行。
花下红泉色,云西乳鹤声。
明朝记归处,石上自书名。

10 《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兼广为四韵》 唐·元稹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11 《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 唐·白居易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乐府失意

12 《茶中杂咏·茶灶》 唐·皮日休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13 《茶灶》 宋·刘边

仙人足戏剧,盘石留涡房。
紫阳此来游,与客煮茗尝。
青烟久消歇,白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蒙茸屐迹在,欲步不敢翔。
三吸此清冷,回首入空苍。

14 《武夷精舍十咏·茶灶》 宋·袁枢

摘茗蜕仙岩,汲水潜虬穴。
旋然石上灶,轻汎瓯中雪。
清风已生腋,芳味犹在舌。
何时棹孤舟,来此分余啜。

15 《石鼓诗》 明·唐之淳

郡学旧辟雍,中有岐阳鼓。
古今所闻十,左右各惟五。
离离大星陨,兀兀坏云补。
累累营灶减,落落陈沙聚。

16 《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宋·苏轼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
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

17 《肩舆至石堰村》 宋·陆游

偶上篮舆踏夕阳,醉魂困思两伥伥。
涧薪旋拾供茶灶,诗稿初成寄药囊。
村舍蓺麻驱鸟雀,牧童随草放牛羊。
归来徙倚衡门久,始觉中春已日长。

18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茶灶》 宋·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19 《石竺山二十咏》 宋·刘克庄

白公诗酒人,惜也未闻道。
乍可无除书,不可坏丹灶。

20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明·唐寅

簇簇双攒出茧眉,淹淹独倚曲阑时。
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赋诗。
瓦灶酒香烧柿叶,画梁灯暗落尘丝。
寻芳了却今年债,又见成阴子满枝。
¤

* 关于石灶的诗词 描写石灶的诗词 带有石灶的诗词 包含石灶的古诗词(2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