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秃儿的诗词(69首)

41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42 《生日》 宋·毛滂

夜光昭清冷,璇源载圆折。
朝阳未羽仪,五色先丹穴。
松柏出涧壑,众木皆秃屑。
方其一寸青,意已傲冰雪。

43 《隋堤写怀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买符入函谷,归来柴车仍露宿。
似联石室陈图书,敢累山公为题目。
苍梧只觉波浪高,尺泽那知鳞尾秃。
已将倦翮谢风云,便拟閒身寄松竹。

44 《金缕曲/贺新郎》 宋·刘辰翁

吾鬓如霜蕊。
自江南、西风尘起,倒骑秃尾。
旧日汾阳中书令,何限门生儿子。
到今也、陆沈草昧。

45 《再至山阳》 宋·吴则礼

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
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
五斗一强谋,要饱聊尔耳。
秃发犹读书,尽胜种种事。

46 《从辟沪南道中晓征三首》 宋·李新

矍铄从戎恃骨强,旧衣褒博讵堪装。
岁云暮矣家安在,月出皎兮山更长。
锥子秃毛穷有分,碑颜没字老何妨。
凭君为护痴儿女,白首相期乐未央。

47 《抱璞吟》 宋·李新

最怜皇孙衣如鹑,尝笑参谋衾似铁。
我今短褐秃无尾,穷年絮被还百结。
勗清只饮洛口水,祁寒欲避西山雪。
奈何童婢生菜颜,鸡肋相将伴头屑。

48 《梓潼张孝女》 宋·李新

七盘小阿张孝子,庐墓三年竭酸苦。
杨尘筛上秃指尖,堕泪涟涟等秋雨。
领长鹤脊不胜衣,手杖半销縗百缕。
彼苍者天呼不闻,那知此女行高古。

49 《许总卿见和再用韵》 宋·王之望

四纪才名庵世务,七年符节坤维住。
褒功屡有玺书来,趋诏尚迟轺传赴。
男儿功多投老遂,烈士心岂随年暮。
松杉顶秃始干云,骏驵齿长方识路。

50 《自离芜湖多阻风是日早次雁汊风顺亟驾帆以行》 宋·李流谦

九牛可倒曳,兼旬逆风里。
老来砚笔衰,文思每如此。
篙儿疲晚牵,赤日汗流趾。
峻阪有疾圆,秃羽无纵矢。

51 《送邦佐弟归乡》 宋·姜特立

昔时俱是一儿童,今日相看两秃翁。
旧约对床心自喜,新诗入梦句仍工。
吾衰已觉身如幻,汝老犹疑气吐虹。
南北相望才数舍,何时更卜一尊同。

52 《伤老》 宋·姜特立

老翁足力北,踉跄如小儿。
须杖乃能行,动步忧欹危。
发秃生细毛,正似出胎时。
忽复长儿齿,辅车两相依。

53 《次韵斯远折梅之作》 宋·赵蕃

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
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
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
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

54 《寿藤杖行》 宋·王柏

君不见奇章嗟削方竹,老杜作诗夸紫玉。
又不见东坡惊喜铁铿然,灵寿曾为汉臣辱。
我有怪藤几千岁,老髯乳节雷斧斸。
古苔苍藓封护秘,风删雨剥枝干秃。

55 《三次韵答惠兰亭纸翠毫笔》 宋·方岳

半生书痴虫蠹木,不管瓶无旧储粟。
青灯竹屋雪村寒,声鸣益悲梦难续。
晚菘早韭有书味,诗腹冰清鄙梁肉。
迩来毛颖会稽楮,乃欺余贫共羞缩。

56 《到梅山次韵弟茝》 宋·陈著

山家见秃翁,欢笑走儿童。
坡竹势飞动,楚兰香暗通。
盍分半席地,相扇一瓢风。
世事非吾分,何妨诗自雄。

57 《杂言(十一首)》 明·张羽

生平颇爱酒,未尝自斟酌。
一与佳宾遇,陶然不复却。
虽得一醉欢,伤生莫能觉。
况复多谬忘,空为俗所薄。

58 《兀术走》 明·李东阳

金山庙前鼓声起,江头走却四太子。
绯袍玉带坠复跳,华人顿足胡儿喜。
君不见和尚原头走秃胡,天为中原留逆雏。
他时再作江南图,韩公吴公还有无?

59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宋·方回

三十科名续父灯,岂知七十老无能。
儿童半长余犹幼,闭户中衰久未兴。
南亩尽捐犹有宅,白头垂秃已如僧。
平生诗力秋尤健,万里霜天击怒鹰。

60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 关于秃儿的诗词 描写秃儿的诗词 带有秃儿的诗词 包含秃儿的古诗词(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