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名的诗词(513首)

21 《送李馀及第归蜀》 唐·朱庆馀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22 《送长安罗少府》 唐·朱庆馀

科名再得年犹少,今日休官更觉贤。
去国已辞趋府伴,向家还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残云远色鲜。
在处若逢山水住,到时应不及秋前。

23 《酬胡遇》 唐·贾岛

丽句传人口,科名立可图。
移居见山烧,买树带巢乌。
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却思初识面,仍未有多须。

24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登第初授华亭尉)》 唐·方干

圣世科名酬志业,仙州秀色助神机。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彩衣。
昼寝不知山雪积,春游应趁夜潮归。
相思莫讶音书晚,鸟去犹须叠日飞。

25 《昔游》 唐·徐夤

昔游红杏苑,今隐刺桐村。
岁计悬僧债,科名负国恩。
不书胝渐稳,频镊鬓无根。
惟有经邦事,年年志尚存。

26 《送喻凫及第归阳羡》 唐·无可

姓字载科名,无过子最荣。
宗中初及第,江上觐难兄。
月向波涛没,茶连洞壑生。
石桥高思在,且为看东坑。

27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 宋·王之道

照人何处双瞳碧。
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消息。
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

婉约闺怨春天对月怀人

28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宋·魏野

子细曾看九老图,科名官职尽难如。
更思吕望同君岁,犹自磻溪坐钓鱼。

29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清·曾国藩

鹤原横霣第三人,鹤唳华亭不复春。
先轸归元何日是?虞翻相骨本来贫。
科名久滞青云路,身手难扶赤日轮。
十二万年香不灭,从渠捣麝作灰尘。

30 《仙人榜》 未知·黄宾虹

到此浮荣万虑蠲,那知毷氉自年年。
何因蕊榜丹崖飏,世上科名望若仙。

31 《挽薛艮斋》 宋·陈枢才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
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
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
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32 《喜子书思登第》 宋·葛密

传家何用富金籯,教子何如只一经。
庆历科名今已继,更教来叶嗣前磬。

33 《澹山岩》 宋·郭三聘

忆昔游澹岩,文社四为侣。
相逢各年少,抱负俱有素。
训狐圣得知,夜半叫已屡。
主人知客来,倒屣相告语。

34 《句》 宋·胡朝颍

科名成后竟如何。

35 《挽赵秋晓》 宋·黎伯元

一榜科名萃此门,当时盛事诧衣冠。
文章尔雅向歆上,标致风流晋流间。
泪洒铜驼已荆棘,眼看华屋又邱山。
贞元朝士今谁在,些罢招魂泪雨漫。

36 《挽赵秋晓》 宋·张昭子

亭亭玉树世间稀,天与科名不与时。
倍厚每生同族敬,风流多结贵游知。
吾於鲁肃情偏厚,客谓文园疾莫支。
抚几自悲还自慨,喜君跨灶有诸儿。

37 《过皖城吊余忠宣公》 明·管讷

元戎百战守孤城,千里蚍蜉绝援兵。
堡鄣有方文且武,简编无愧死犹生。
神来遗庙乘云气,鬼哭空江杂雨声。
尚忆李侯并达帅,一时忠义属科名

38 《送郑叔熊归闽》 宋·王安石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箠,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39 《已亥杂诗 180》 清·龚自珍

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
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

40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宋·司马光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沉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

* 关于科名的诗词 描写科名的诗词 带有科名的诗词 包含科名的古诗词(5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