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迹的诗词(650首)

1 《次韵斯远见寄》 宋·赵蕃

天地如许宽,出门自无之。
筠窗书味长,靠壁筇一枝。
吾曹本通脱,孰谓书有色。
但取翰墨娱,且然相主客。
霜檐晓皑皑,落叶拥不开。
门开有竹迹,元是题诗来。

2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3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4 《屏迹三首》 唐·杜甫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5 《竹里径》 唐·司空曙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
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6 《题灵岩寺(寺即吴馆娃宫,鸣屟廊砚池采香径遗迹在焉)》 唐·白居易

娃宫屟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
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
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7 《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竹里径》 唐·姚合

微径婵娟里,唯闻静者知。
迹深苔长处,步狭笋生时。
高是连幽树,穷应到曲池。
纱巾灵寿杖,行乐复相宜。

唐诗三百首写花写人

8 《水调歌头(寄奥屯竹庵察副留金陵约游扬州不果)》 宋·黎廷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
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
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

9 《八声甘州(竹西怀古)》 宋·赵希迈

寒云飞万里,一番秋、一番搅离怀。
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
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
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10 《咏新竹》 清·际智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咏物竹子

11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宋·梅尧臣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豪放咏史感慨

12 《西湖竹枝词》 元·卢浩

记郎别时风飕飕,银鼠帽子黄鼠袍。
别来辙迹不可见,湖边青草如人高。

13 《棋盘仙迹》 宋·韩信同

唐山绝顶棋盘石,戏局流傅名自昔。
仇勒细间白发翁,云是仙人曾对奕。
苔封石灯不敢多,竹引清风时拂试。
个中黑白子不留,想是仙童为收拾。

14 《浮觉院竹轩》 宋·陈延龄

山僧种竹数千个,堂户清阴日日浓。
从便寄栖天外凤,等閒梦化缽中龙。
护余贝叶云无迹,刺破苔痕石有踪。
老去要盟莲社约,一枝携取策龙锺。

15 《念奴娇·茂林修竹》 宋·陆文圭

茂林修竹,自山阴散后,几番陈迹。
修禊年年春故事,懊恨风流非昔。
当日兰台,后来菊圃,苗裔江南北。
睹君雅号,恍然旧事重忆。

16 《竹符》 宋·宋煜

仙篆元非世俗书,笔端会把鬼神驱。
当年笔迹今何在,洞客争传笔叶符。

17 《题程栖竹居士卷》 宋·詹初

此翁日日对修竹,竹上风清心亦清。
高节有常原自劲,中虚无物本来成。
美淇君子诗为咏,贯岁圣人礼作盟。
林里七贤真浪迹,怜君不慕七贤名。

18 《答静翁并以筇竹杖一枝赠行颂》 宋·周南

万事实头方稳当,十分足陌莫跷除。
困来展席日里睡,读尽空中鸟迹书。

19 《题张氏竹园别业》 明·甘瑾

避难疏狂客,长贫少定居。
采芝空有曲,种树岂无书。
拟制东山屐,看驰下泽车。
肯容疏懒迹,来与狎樵渔。

20 《题王叔明枯木竹石》 明·高得旸

吾乡画手鹤山樵,鹤去山空不可招。
真迹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树共萧萧。

* 关于竹迹的诗词 描写竹迹的诗词 带有竹迹的诗词 包含竹迹的古诗词(6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