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的诗词(2494首)

881 枝歌十首》 宋·汪元量

柘枝舞罢枝歌,风烛须臾奈尔何。
马玉池中鸿雁密,定王台上骆驼多。

882 枝歌十首》 宋·汪元量

天上人间一梦过,春来秋去奈愁何。
铜仙有泪如铅水,不似湘妃上多。

883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三首》 宋·王之道

窗寒疏共萧骚,可笑圆荷着露凋。
实录成书辉日月,奉常新乐奏咸韶。
佳篇千里来青琐,好梦连宵到绮寮。
湖海固应聊尔耳,伫看丹诏下公朝。

884 《题元发弟轩》 宋·王之道

林深处敞轩楹,分我西园一半清。
苍玉几番披夏箨,老龙长此战秋声。
寒侵虚幌诗增爽,绿浸疏棂醉不醒。
应许七贤追盛集,烦君书入鄙夫名。

885 《雨中宿林寺谢尉仁父见访》 宋·王之道

幽人好客不嫌纡,带水拖泥辱顾予。
僧舍顿惊樽有酒,旅庖那患食无鱼。
敢辞数里来相遇,要使它时付特书。
茂林中扫迳,一瓯春雪少踌躇。

886 《虞美人·溪西榭溪东路》 宋·张孝祥

溪西榭溪东路。
溪上山无数。
小舟却在晚烟中。
更看萧萧微雨、打疏篷。
无聊情绪如中酒。
此意君知否。
年时曾向此中行。
有个人人相对、坐调筝。

887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庵荔子之集二首》 宋·张元干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888 《西园月夜影满堂》 宋·朱翌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羽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889 《海乡枝歌》 元·杨维桢

潮来潮退白洋沙,白洋女儿把锄耙。
苦海熬干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门前海坍到篱,阶前腥臊蟛子肥。
亚仔三岁未识父,郎在海东何日归?海头风吹杨白花,海头女儿杨白歌。

890 《西湖枝歌九首》 元·杨维桢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
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鹿头湖船唱郝郎,船头不宿野鸳鸯。
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珍珠成斗量家住城西新妇矶,劝君不唱缕金衣。

891 《西湖枝歌(九首·一作“小临海曲”)》 元·杨维桢

小小渡船如缺瓜,船中少妇《枝歌》。
歌声唱入箜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
¤

892 《海乡枝歌(四首)》 元·杨维桢

门前海坍到篱,阶头腥臊蟛子肥。
哑子三岁未识父,郎在海东何日归。

893 《海乡枝歌(四首)》 元·杨维桢

颜面似墨双脚鹴,当官脱裤受黄荆。
生女宁当嫁盘瓠,誓莫近嫁宋家亭。

894 《画歌为道士詹明德赋》 明·刘基

我所思兮在潇湘,苍梧九疑渺无际,但见绿参天长。
上有寒烟凝不飞,下有流水声琅琅。
中有万古不尽离别泪,化作五色丹霞浆。
穿崖贯石出厚地,风吹露涤宵有光。

895 《枯木石图》 明·唐寅

并奇石,苍松留古柯。
明窗坐相对,试问兴如何。

896 《雨图》 明·唐寅

解笔淋漓写枝,分明风雨满天时。
此中意恐无人会,更向其间赋小诗。

897 图》 明·唐寅

当窗白日达,山僧出定客来时。
欲从节下题诗句,妙在无言不在诗。

898 《孤图》 明·唐寅

岁寒有贞姿,孤劲而直。
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
可比君子人,穷年交不易。
晔晔桃李花,旦暮改颜色。

899 《松图》 明·唐寅

促席坐鸣琴,写我平生心。
平生固如此,松谐素音。

900 枝图》 明·唐寅

鸠雨初晴苦生,满江明月动秋声。
他年炼骨轻如叶,拟踏风梢散袖行。

* 关于竹的诗词 描写竹的诗词 带有竹的诗词 包含竹的古诗词(24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