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答声的诗词(530首)

1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唐·杨炯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2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唐·杨炯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3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唐·骆宾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
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

4 《答李伯鱼桐竹》 唐·张说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5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唐·韦嗣立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
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
洛阳推贾谊,江夏贵黄琼。

感恩

6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
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
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7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唐·徐安贞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
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
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阴低辇路,草色变新田。
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8 《同崔傅答贤弟》 唐·王维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9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唐·李颀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
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

10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唐·萧颖士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11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唐·孟浩然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12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唐·孟浩然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13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叙事抒情长诗

14 《答崔主簿倬》 唐·韦应物

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
故欢良已阻,空宇澹无情。
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
兰章不可答,冲襟徒自盈。

15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
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16 《答崔主簿倬》 唐·韦应物

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
故欢良已阻,空宇澹无情。
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
兰章不可答,冲襟徒自盈。

17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
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

18 《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 唐·严维

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
寂寞多年老宦,殷勤远别深情。
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
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哲理故事

19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 唐·畅当

寂寞一怅望,秋风山景清。
此中惟草色,翻意见人行。
荒径饶松子,深萝绝鸟声。
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
拙昧难容世,贫寒别有情。
烦君琼玖赠,幽懒百无成。

20 《答孟郊》 唐·韩愈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 关于答声的诗词 描写答声的诗词 带有答声的诗词 包含答声的古诗词(5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