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粗心的诗词(281首)

81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82 《满江红(约斋同席用马庄父韵)》 宋·徐安国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
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
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
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

83 《括满江红》 宋·林正大

为忆当时,沉醉里、青楼弄月。
闲想像、绣帏珠箔,魂飞心折。
羞向姮娥谈旧事,几经三五盈还缺。
望翠眉、蝉鬓一天涯,伤离别。

故乡闲居

84 《括满江红》 宋·林正大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独。
揩病眼、佳人何许。
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

85 《满江红》 宋·赵希迈

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画。
凡几度、诗坛争敌,酒兵取霸。
春色秋光如可买,钱慳也不曾论价。
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

酬赠追忆生活豪迈

86 《玉烛新(梨花)》 宋·杨泽民

梨花寒食后。
被丽日和风,一时开就。
濛濛雨歇,香犹嫩、渐觉芳心彰漏。
墙头月下,似旧日莺莺相候。

87 《念奴娇》 宋·赵龙图

吾今老矣。
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
甲子一周余半纪,谙尽人间物理。
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

婉约写人

88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89 《曾国藩诫子书》 清·曾国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家训

9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91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92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93 《破窑赋/寒窑赋/劝世章》 宋·吕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劝诫人生思想

94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95 《四言诗·祭母文》 现代·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96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三首》 宋·苏辙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
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
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97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宋·李之仪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98 《西江月·非爱青山绿水》 元·尹志平

非爱青山绿水,惟图隐迹埋石。
粗衣粝食绝人情。
养就元初本柄。
气结神凝久视,虚心实腹长生。
一朝功满现三清。
此是男儿正性。

99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100 《赠篆书吴全仲古风》 宋·欧阳光祖

黄帝史仓初作书,依类象形书亦疏。
兽蹄鸟迹颇奇怪,乾端坤倪微发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
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字同书车。

* 关于粗心的诗词 描写粗心的诗词 带有粗心的诗词 包含粗心的古诗词(2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