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感的诗词(375首)

361 《送杨刚中嘉定州教》 宋·方回

忽似登黄甲,元来本白丁。
官清专学校,恩重感朝廷。
侧听吴侬语,讙传蜀产灵。
儒风嗣言偃,子细为谈经。

362 《次韵李久善近诗四首》 宋·郭印

黄叶翻空舞,西风又作寒。
懒将书帙整,愁见酒杯乾。
物理秋多感,天文夜细看。
鸾旗犹未返,一介敢偷安。

363 《上邵尚书》 宋·郭印

康节名天下,流芳到子孙。
素风门户远,皇极典型存。
存邑纷戎马,十年辞帝阍。
家艰俄茹苦,国难更堪论。

364 《圣容寺》 宋·李复

应感虽无地,栖真自有缘。
宝坊开泗水,香露散秦川。
草乱遗庵废,珠明旧相圆。
丰碑传异事,细字刻诚悬。

365 《物我》 宋·李复

万物生芸芸,与我本同气。
氤氲随所感,形体偶然异。
丘岳孰为高,尘粒孰为细。
忘物亦忘我,优游河所觊。

366 《横山雨中戏作》 宋·释绍嵩

春风相引与诗情,江上闲冲细雨行。
最感横山山上塔,几回相送复相迎。

367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368 《缘识》 宋·宋太宗

还知受气禀天然,百法以方为事理全。
假合都来归至道,修持远大更通玄。
二仪交感成祥感瑞,八卦刚柔被俗牵。
何谓此中生恍惚,直须款曲细精研。

369 《逍遥咏》 宋·宋太宗

还知受气禀天然,百法方为事理全。
假合都来归至道,修持远大更通玄。
二仪交感成祥瑞,八卦刚柔被俗牵。
何谓此中生恍惚,直须欵曲细精研。

370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371 《读晦翁遗文悽怆有作》 宋·孙应时

先生千载人,浩气隘穹壤。
早薄声利交,超然傲尘鞅。
饮酒读离骚,追游必豪克。
风月饱高吟,云泉擅奇赏。

372 《七月八日小雨》 宋·王洋

万汇就槁死,一凉送生意。
问谁犯炎威,用事得屏翳。
始自长夏来,龙骨呕四裔。
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

373 《子楚小甑中实以物饷予{稻禾换口}之如芋而味》 宋·王洋

君不见野人谋食搜山谷,不似输钱买金粟。
醾薇细琐俱见情,岂有灵根不收录。
少陵饥走偏九州,命寄长镵生事足。
早知雪盛又无苗,拟欲诛求已皲瘃。

374 《送虔守楚大夫》 宋·杨时

象纬辰心次,雄都水浊时。
经天浮瑞彩,绝代出英姿。
厚德千金璧,虚怀万顷陂。
霜蹄来汉苑,云翮上天池。

375 《风雨(王珣伯欲余谒顾司马,临发风雨不寐)》 明·程嘉燧

风雨鸡鸣百感萦,披衣起坐到天明。
饥寒未保心肠惯,干谒先愁项领成。
漫论田园方乐志,细思沟壑亦虚名。
来朝客路休看镜,白发羞从一夜生。

* 关于细感的诗词 描写细感的诗词 带有细感的诗词 包含细感的古诗词(375首)